[实用新型]一种按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7506.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9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朱远军;杨静华;刘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6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中,按键类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电子产品的创新日趋多样化和人性化,人们对按键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按压键帽的面积一般都较小,用户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容易出现误操作,因此大面积按键应运而生。
现有的大面积按键结构中,如车载音响的大面积按键,为了实现大按键上各个点都能有效按压,左右各设置一个轻触开关,两轻触开关为并联,按压其中一个或两个开关均能实现电路的导通和断开,但按压按键不同的位置所需的力相差较大,造成用户手感明显的差异而影响了用户体验。而在键盘的空格键中,机械开关设于中间位置,两侧各用一个弹性件支撑按键,一条摇杆贯穿于空格键内部,当空格键一侧被按压时,摇杆或带动按键的另一侧向下运动,从而使空格键整体向下运动去触发开关,以实现按压按键不同位置而手感一致的功能。
此外,传统的按键一般都只能实现按压功能,不带手指滑动的触摸操作的控制功能。近年随着来电容触摸按键技术飞跃发展,触摸按键在数码家电类的产品上也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如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按键板与按压按键为一体结构,但是其按压的有限区域只限于在触摸板的下方位置,为类似于悬臂结构的按键,无法实现按键的任意位置均能实现触摸和按压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结构,旨在解决大面积按键按压不同位置时明显的手感差异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按键结构,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主控电路板、凸设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的轻触开关、覆盖于所述轻触开关上以用于控制所述轻触开关动作的按键板和覆盖于所述按键板上的面框,所述按键板具有按压部和设于所述按压部外周的外周限位部,所述面框具有与所述按压部正相对的避让口和与所述外周限位部正相对的抵挡部,在所述按键板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还凸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件,各所述弹性支撑件分别分布于所述轻触开关的两相对侧,且各所述弹性支撑件都抵接所述按键板。
优选地,所述按键板包括按键板本体和触控电路板,所述触控电路板贴合于所述按键板本体之朝向所述轻触开关的表面,所述弹性支撑件抵接所述按键板本体或所述触控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触控电路板粘接固定于所述按键板本体之朝向所述轻触开关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触控电路板与所述按键板本体通过双面胶粘合。
优选地,在所述面框和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还设有支架,所述面框与所述底座都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支架设有与所述轻触开关对位的缺口,各所述弹性支撑件都设于所述支架之朝向按键板的表面,且各所述弹性支撑件分布于所述缺口的两相对侧,所述轻触开关的底端位于所述缺口的下方、顶端穿设于所述缺口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按键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支架对应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支架设有凹腔,所述缺口从所述凹腔的中间位置向下贯穿设置,各所述弹性支撑件都凸设于所述凹腔内,所述按键板收容于所述凹腔内。
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支架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轻触开关位于所述按压部的几何中心区域的下方,各所述弹性支撑件对称分布于所述轻触开关的两相对侧。
优选地,所述按键板为矩形板,所述弹性支撑件有四个,四个所述弹性支撑件的顶部分别靠近于所述矩形板的四个直角部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按键板与主控电路板之间增设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件,各弹性支撑件分别分布于轻触开关的两相对侧,且各弹性支撑件都抵接按键板,由于该主控电路板安装于底座上并凸设有轻触开关,按键板覆盖于轻触开关上以用于控制轻触开关的动作,按键板具有按压部和设于按压部外周的外周限位部,面框覆盖于按键板上并具有与按压部正相对的避让口和与外周限位部间隔正相对的抵挡部。由于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件的弹性作用以及按键板的外周限位部和面框抵挡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用户按压在按键板不同位置触发该轻触开关,均不会感到明显的手感差异,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未经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7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