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化一体设备及净化一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2709.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6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铭;杨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绿蓝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6;B01D50/00;B01D53/48;B01D53/52;B01D53/58;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一体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净化一体设备及净化一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种类繁多,特点各异,因此相应采用的治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常用的有吸收法、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吸附法等。
1.吸收法
吸收法可分为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大部分有机废气不宜采用化学吸收。物理吸收要求吸收剂应具有与吸收组分有较高的亲和力,低挥发性,吸收液饱和后经解析或精馏后重新使用。本法适合于中高浓度的废气,但要选择一种廉价高效的低挥发性吸收液也比较困难,同时二次污染问题较难解决,净化效果不理想。
2.直接燃烧法
本法亦称为热氧化法、热力燃烧法,是利用燃气或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将混合气体加热到一定温度(700~800℃),驻留一定的时间(0.3~0.5秒),使可燃的有害物质进行高温分解变为无害物质。
本法的特点:工艺简单、适用高浓度废气治理;对于自身不能燃烧的中低浓度尾气,通常需助燃剂或加热,能耗大(运行成本比催化燃烧法高10倍以上);运行技术要求高,不易控制与掌握。此法在国内基本上未获推广,仅有少数厂家引进国外治理设备应用于较高浓度和温度的制罐印铁业废气治理中,但终因能耗大及运行不稳定,难以正常运转。
3.催化燃烧法
该法是将废气加热到200~300℃经过催化床燃烧,达到净化目的。其优点是能耗低、净化率高、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燃物在催化剂作用下燃烧,与直接燃烧相比,催化燃烧温度较低,燃烧比较完全。适用于高温高浓度的有机废气治理,不适用于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治理。
4.吸附法
(1)直接活性炭吸附法
有机废气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达到90%以上的净化率,设备简单、投资小。该法不能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进行再生,要求经常更换活性炭以保证净化效果,导致装卸、运输等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净化一体设备,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下部设有第一进气口,顶部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塔体内自下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喷淋管、超级离心层,所述超级离心层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离心分离盘,所述离心分离盘包括中心块,所述中心块两侧设有过滤网,所述中心块上连接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上连接有环形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圆盘形结构,所述圆盘结构上设有以中心块为中心发散设置的钢丝。
一种净化一体系统,包括净化一体设备、旋流塔、过滤光解装置、风机和排气筒,所述过滤光解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外壳内设有初效过滤层和光解层;所述初效过滤层靠近所述第二进气口,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上设有无纺布层、尼龙网、活性碳滤材、金属孔网。
优选的,所述外框为纸框、铝框、镀锌铁框。
优选的,所述光解层包括UV紫外线灯,所述UV紫外线灯之间设有活性纳米氧化钛层。
优选的,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风机上连接有所述排气筒,所述排气筒高20m。
优选的,所述旋流塔包括机壳、水泵,所述水泵上连接有至少两根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二喷淋管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底部设有旋流电机,所述旋流电机上连接有若干旋流叶片。
优选的,所述旋流叶片成锥形设置,且锥形底部设有盲板,所述旋流叶片边缘设有导流槽,相邻的旋流叶片的导流槽之间设有导流管。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净化一体设备及一体净化系统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系统选用旋风+旋流塔+喷淋+超级离心箱和光解等离子光催化箱。两箱体联合处理一体机。有效的去除喷砂工艺颗粒物及喷漆工艺段产生的VOCs废气。预计处理率90%以上,确保长期高效达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一体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一体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流塔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超级离心层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光解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初效过滤层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绿蓝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绿蓝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2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央雾霾VOCs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能耗高回收率碟管式反渗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