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基模型试验中侧向土压力的实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1377.6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1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侯明勋;唐孟雄;胡贺松;赵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模型 试验 侧向 压力 实现 装置 | ||
1.一种桩基模型试验中侧向土压力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桩、底板、两块以上第一侧压传递板、两块以上第二侧压传递板及多个加压设备,所述第二侧压传递板的板宽可调,所述第一侧压传递板和第二侧压传递板的下方活动伸缩;所述模型桩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侧压传递板和第二侧压传递板交错围设在所述底板上而形成闭合的侧壁,所述第一侧压传递板和第二侧压传递板的下方别连接各所述加压设备,所述第一侧压传递板和第二侧压传递板的上边沿固定,其下边沿受所述加压设备作用而向所述模型桩收拢或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桩基模型试验中侧向土压力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压传递板的后板面设有加劲肋、复位弹簧、活动板和加固板;多块活动板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压传递板的后板面的下部,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横向的加劲肋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所述加固板与第一侧压传递板连接,所有活动板限位于加固板与第一侧压传递板之间;所述第二侧压传递板的后板面设有加劲肋、复位弹簧、活动板和加固板;多块活动板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压传递板的后板面的下部,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横向的加劲肋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所述加固板与第二侧压传递板连接,所有活动板限位于加固板与第二侧压传递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桩基模型试验中侧向土压力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压传递板的前板面设置多对翅板、复位弹簧和盖板,所述翅板通过所述第二侧压传递板的前板面上设置的滑槽分别嵌接所述第二侧压传递板的板面上的两侧;一对翅板之间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盖板覆盖在连接翅板的复位弹簧的活动范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桩基模型试验中侧向土压力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钢框架,且所述模型桩置于所述钢框架内,所述钢框架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第一侧压传递板的上边沿和第二侧压传递板的上边沿;还包括铰接所述钢框架的侧向反力架,所述加压设备设于所述侧向反力架和第一侧压传递板之间,以及,所述加压设备设于所述侧向反力架和第二侧压传递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桩基模型试验中侧向土压力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钢底板;所述侧向反力架围设在所述钢框架外,所述侧向反力架为类圆环;所述加压设备为侧向千斤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13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建筑设备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锚栓基础中的锚栓拆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