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R拍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7492.6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1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影传媒有限公司;杨虎森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47;F16M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03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r 拍摄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R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VR拍摄使用的器材主要包括:VR摄像机、用于支撑并调整VR摄像高度的高度调节杆、电池、各辅助拍摄装置以及各装置之间的连接线路等,以上这些器材在拍摄完成后常采用软包收纳。存在以下缺点:软包遇到外界撞击时不能对器材提供很好的保护;且各类器材被分散收纳在不同的软包中,不便于运输;再次使用时,需要翻找各个软包并重新组装器材,工作效率低,影响工作进度。
目前的VR摄像机主要采用多台运动相机拍摄集合而成,例如GOPRO运动相机。多台运动相机集成的VR拍摄存在以下缺点:连接多台运动相机的线路繁杂,均外露且随意放置,造成收纳和拆卸困难,影响工作效率;运动相机集成的VR画面不够清晰,画质达不到电影级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VR拍摄设备,拍摄画面清晰,器材收纳整齐,便于运输和使用,便于拆装,工作效率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VR拍摄设备,包括:VR拍摄装置;VR拍摄器材箱,具有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的相机高度调节装置,用于支撑并调节所述VR拍摄装置的高度;其中,所述VR拍摄装置包括:周向均匀分布的多台相机;用于将所述多台相机安装在其内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用于暴露并支撑所述多台相机的镜头的拍摄孔;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相机支撑架,用于配合所述壳体稳定固定所述多台相机;连接所述壳体的线路收拢管道,用于收拢所述多台相机的输出线路并将其引出至壳体外;其中,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用于收纳VR拍摄装置的传输线路的绕线轮;其中,所述相机高度调节装置与所述线路收拢管道可拆卸连接,所述多台相机的输出线路经由线路收拢管道与所述相机高度调节装置和所述绕线轮收纳的传输线路连接;其中,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进出线孔,所述传输线路经由所述进出线孔连接箱体外的设备。
优选的,所述相机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沿所述箱体内壁设置的箱体加强框架;与所述箱体加强框架的顶部框架固定连接的支撑框架;用于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相机高度调节杆;其中,所述相机高度调节杆的顶端用于与所述线路收拢管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与其转动开合的箱盖;所述箱盖上设有用于所述相机高度调节杆伸出箱体外的窗口。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相机高度调节杆的固定座;将所述固定座连接至所述箱体加强框架上的连接架。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设置在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之间的用于锁紧所述相机高度调节杆的锁紧机构;其中,所述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和锁紧机构的中间对应设置用于所述相机高度调节杆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座体,设有所述用于相机高度调节杆穿过的通孔;从所述座体两侧对称穿入所述通孔的调节螺杆,用于顶紧或松开所述相机高度调节杆。
优选的,所述多台相机为三台BMCC相机,相邻所述BMCC相机在所述壳体内呈120°角分布。
优选的,所述相机支撑架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中部的等边三角形框架;对应于每台所述BMCC相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三组相机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三台BMCC相机固定到所述等边三角形框架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呈球形,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镜头孔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应开设的半圆孔形成。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有散热风道,所述下壳体的下部设有周向分布的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无死角VR拍摄,且便于室内和野外拍摄,拍摄稳定性高,方便运输和使用,工作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将相机固定在壳体内,拍摄器材收纳在箱体内,既可以保护相机和拍摄器材,又可以达到整齐收纳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的器材箱不仅可以固定支撑VR拍摄装置,而且可实现调节拍摄高度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线路通过专用线路通道和绕线工具收纳归拢,实现整齐铺设,避免出现绕线缠线的情况,拆装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VR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2b是本实用新型VR拍摄装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VR拍摄装置的下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VR拍摄的器材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影传媒有限公司;杨虎森,未经北京科影传媒有限公司;杨虎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7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