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粉灭火剂灭火效能测试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7122.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1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华敏;杜德旭;潘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张玉红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粉 灭火剂 灭火 效能 测试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工程中消防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尺寸的干粉灭火剂灭火效能测试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干粉灭火剂是一种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它具有灭火速度快,对人、畜及环境无害、电绝缘性好的特点,将在石油、化工、运输、林业防火行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灭火效能是衡量一种灭火剂好与坏最为重要的技术指标,能反映灭火剂的灭火效率,同时也是灭火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它不同于灭火剂粉体的基本性能,灭火效能是一个独立的不可或缺的实验项目。为了表征灭火剂的灭火效能,灭火实验必须具备外界干扰因素少、重复率高、真实性高等要求。
在现有的干粉灭火剂灭火效能的测试方法或者实验设备中由于干粉灭火剂最小浓度测定比较困难,所以对于最小灭火浓度的测定较少,或者测试设备较为昂贵,难以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干粉灭火剂灭火效能测试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能从灭火时间,灭火浓度,火焰附近温度以及烟气温度来表征灭火剂灭火效能,可以很方便的测试出干粉灭火剂的最小灭火浓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干粉灭火剂灭火效能测试实验装置,包括燃烧装置、粉体输送装置和温度测量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外罩、底座、支架台和燃料装置,所述底座和所述燃料装置并列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外罩竖向设在所述支架台上,所述外罩的底部设有空气进口,所述外罩的侧壁上设有燃料进口和粉体进口,所述外罩内设有与所述燃料进口连接的燃烧杯,所述燃料进口通过燃料管与所述燃料装置连接,所述空气进口通过转子流量计与空气瓶连接,所述温度测量装置包括热电偶及数据采集模块,所述热电偶设在所述燃烧杯上方,所述热电偶通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计算机连接,所述外罩的粉体进口与所述粉体输送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罩包括从上至下一体成型的燃料室、扩散室和混合室,所述混合室成漏斗状,所述扩散室内上下平行间隙设有两层丝网,所述燃料进口和粉体进口分别对应位于两层所述丝网的上、下方。
优选的,所述热电偶为四根,其横向放置并上下依次排列,所有热电偶均位于油盘9的中心竖直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粉体输送装置包括粉体管、进气底座、支撑架和天平,所述支撑架设在所述天平上,所述进气底座为漏斗状结构,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进气底座下端的空气入口通过转子流量计与所述空气瓶连接,所述粉体管为圆柱筒形结构,其上端用软塞封口,其下端与所述进气底座连接,所述粉体管下端设有滤布和不锈钢珠,所述粉体管的侧壁上设有出粉管,所述出粉管与所述粉体进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粉体进口与所述燃料进口上还均设有阀门。
优选的,还包括高速摄像系统,所述高速摄像系统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位于燃烧杯侧,所述摄像头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验装置可以通过少量的干粉即可进行(最小)灭火浓度测定,而且实验装置属于小型设备,占地面积小,方便操作;灭火过程有高速摄像进行录制,可以细致观测整个灭火过程和测定准确的灭火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粉体管下端结构示意图。
其中:1-燃烧装置,11-外罩,111-空气进口,112-燃料进口,113-粉体进口,114-燃料室,115-扩散室,116-混合室,117-丝网,12-底座,13-支架台,14-燃料装置,15-燃烧杯,2-粉体输送装置,21-粉体管,211-出粉管,212-不锈钢珠212,213-滤布213,214-孔板,22-进气底座,23-支撑架,24-天平,25-干粉,3-温度测量装置,31-热电偶,4-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7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