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间盲插式毫米波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5312.0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6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史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蓝箭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3 | 分类号: | H01R12/73;H01R13/516;H01R13/428;H01R13/40;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间盲插式 毫米波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电子元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板间盲插式毫米波连接器。
背景技术
毫米波连接器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频率高,频带宽的特点,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军事、卫星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朝着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对连接器尺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备中不同功能的印制电路板的密度也越来越大,也就是板与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与之配合连接的连接器尺寸更加微小,约3毫米左右,不仅在尺寸精度的要求上越来越严格,可靠性能要求也更高,尤其对于接插件的插接过程以及插接后的可靠性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对于盲插式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插接后其电性能的稳定性等要求更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电性能稳定、装配便捷、使用频率高、驻波小、连接可靠的板间盲插式毫米波连接器。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间盲插式毫米波连接器,包括内导体、绝缘支撑以及壳体;所述绝缘支撑套设于所述内导体外表面,所述内导体、绝缘支撑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内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为对称结构,对电信号正反向传输的影响一致;所述壳体外壁中部设有梯形凹槽,所述壳体内壁中部设有供所述绝缘支撑与之连接端嵌入固定的梯形补偿结构,增强绝缘支撑装配后的固定牢度以及电性能的补偿,所述梯形补偿结构上还设有三角形倒刺,装配时有导向作用,便于绝缘支撑装入后的固定;增强绝缘支撑装配后的固定牢度;所述内导体中部设有供所述绝缘支撑与之连接端嵌入固定的梯形倒刺结构,防止所述内导体与所述绝缘支撑间的窜动和转动,从而保证连接器两端界面尺寸保持一致,提高连接器产品的电性能稳定性。
绝缘支撑安装时无需开槽切口,从而保证绝缘支撑的完整性,不受剖切的影响造成绝缘支撑成品率不高,以及绝缘支撑因破损、变形造成电性能不良。
为了更进一步增加其连接紧固性,从而保证连接器两端的界面尺寸,所述梯形倒刺结构为对称梯形结构,其底角为40°。
为了增加弹性以及抗疲劳能力,所述壳体两端弹性部分的外表面为锥形结构。
更为优选的,所述内导体两端轴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弹性直线槽。
所述第一弹性直线槽为四个或四个以上,在所述内导体上周向均匀分布开设,保证连接时内导体的插拔力。
更为优选的,所述壳体两端外壁沿轴向开设有多个第二弹性直线槽,以保证与外接导体进行连接时的稳定可靠性能。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直线槽为六个或六个以上,在所述壳体上周向均匀分布开设。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板间盲插式毫米波连接器,包括内导体、绝缘支撑以及壳体;所述内导体、绝缘支撑形成一个内置于壳体内的整体结构,所述壳体为对称结构,对电信号正反向传输的影响一致;其内壁中部设有供绝缘支撑与之连接端嵌入固定的梯形补偿结构,增强绝缘支撑装配后的固定牢度以及电性能的补偿;内导体中部设有供绝缘支撑与之连接端嵌入固定的梯形倒刺结构,防止内导体与绝缘支撑间的窜动和转动,从而保证连接器两端界面尺寸保持一致,提高了连接器的电性能稳定性;同时多个补偿结构与倒刺结构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整个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以及装配便捷性,本实用新型同时具备体积小、使用频率高、驻波小的优点,实用价值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A向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壳体剖视示意图;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间盲插式毫米波连接器,包括内导体1、绝缘支撑2以及壳体3;所述绝缘支撑2套设于所述内导体1外表面,所述内导体1、绝缘支撑2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内置于所述壳体3内,所述壳体3为对称结构,对电信号正反向传输的影响一致;且所述壳体3两端弹性部分的外表面为锥形结构,有效增加了弹性以及抗疲劳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蓝箭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蓝箭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5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