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三相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5061.6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9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林;李森;宋小勇;蒲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64 | 分类号: | H01H50/64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61106 | 代理人: | 石淑珍 |
地址: | 7213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三相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组动合、动断主触点及多组动合、动断辅助触点的新型三相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具有多组动合、动断主触点及多组动合、动断辅助触点的长方形三相接触器,其内部结构中的推动杠杆部件采用两个分立零件铆装的结构,电磁系统的电磁系统两端采用锡焊固定螺母的结构,二者固定强度不足,在高冲击、振动环境条件下及长时间工作后,接触器内部推动杠杆部件和电磁系统两端螺母易出现松动,导致产品性能下降,严重影响航空等领域用户使用。静簧片组件与基座用卷圆销钉固定,在调整接触器机械参数时多组静簧片组件易出现松动,需更换卷圆销钉后重新紧固,影响正常生产。轴承与推动块上的沉孔为紧配合装配,长时间工作后在推动杠杆力的作用下,轴承易出现松动,影响接触器部件紧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三相接触器,克服了现有接触器结构上存在的不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满足了航空等领域严酷环境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三相接触器,具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电磁系统及接触系统,所述电磁系统与接触系统并排上下设置在外壳体底部的基座上,还具有一体式结构的推动杠杆,所述推动 杠杆一端具有夹持部,另一端具有弧形镶嵌部,其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推动杠杆通过其安装孔固定于基座上,其夹持部夹持于电磁系统的轴上,所述弧形镶嵌部镶嵌于与接触系统的推动块一端塑封为一体结构的弧形轴承内。
优选的,所述电磁系统两外端部为经压铆形成的扁圆部。
优选的,所述推动块一端具有弧形孔Ⅰ,所述弧形孔Ⅰ里塑封有与推动块为一体结构的弧形轴承,所述弧形轴承内具有弧形孔Ⅱ,所述推动杠杆的弧形镶嵌部镶嵌于该弧形孔Ⅱ中。
优选的,所述接触系统还具有多组动簧片组件和多组静簧片组件,所述多组动簧片组件设置于推动块内,所述多组静簧片组件通过螺钉与基座的包塑螺套固定于一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克服了原有三相接触器在生产、试验和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内部结构松动的问题。将推动杠杆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克服了原有推动杠杆由两个分立零件铆装结构易松动的问题。将电磁系统两轴端采用锡焊前压铆为扁圆部的加强结构,强化了固定强度,克服了仅用焊锡固定结构易出现固定螺母松动的问题。将多组静簧片组件用螺钉与基座的包塑螺套固定于一体,克服了在调整接触器机械参数时,卷圆销钉固定多组静簧片组件易松动的问题;将轴承与推动块包塑为一体结构,解决了装配轴承在长时间工作后在推动杠杆力的作用下容易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推动杠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系统轴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静簧片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静簧片组件与基座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推动块与推动杠杆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三相接触器,参阅图1及图3,具有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电磁系统2及接触系统4,所述电磁系统2与接触系统4并排上下设置在外壳体1底部的基座5上,原有推动杠杆两个分立零件铆装的结构,存在易松动的问题,为了克服原有推动杠杆易松动的问题,将推动杠杆3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具体设计为推动杠杆3一端具有夹持部31,另一端具有弧形镶嵌部33,其中部开设有安装孔32,所述推动杠杆3通过其安装孔32固定于基座5上,其夹持部31夹持于电磁系统2的轴上,所述弧形镶嵌部33镶嵌于与接触系统4的推动块43一端塑封为一体结构的弧形轴承44内。
参阅图4,为了克服了仅用焊锡固定电磁系统2轴端易出现固定螺母松动的问题,所述电磁系统2两外端部采用螺母紧固后经压铆形成扁圆部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5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工作灯(WT‑10750)
- 下一篇:汽车工作灯(WT‑1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