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接结构及手机背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3266.0 | 申请日: | 2017-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7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蔡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清勇 |
主分类号: | H04M1/04 | 分类号: | H04M1/04;H01R12/71;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136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结构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结构及手机背夹。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的日渐普及,人们常会遇到需要携带背夹为手机充电。现有的同时具有连接头和连接座的背夹一般为连接头和连接座的位置呈错位设置或者连接头和连接座的位置呈上下正对设置两种,连接头和连接座一般都通过输出针脚与电路板等基板电性连接。但上述结构存在因连接头和连接座、输出针脚、排线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配件设备体积较大、制造成本高以及使用过程中导致的针脚宜脱落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上述现有转接结构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结构,通过优化输出针脚排线进而达到优化产品结构,达到减小配件设备体积以及降低使用过程中导致的针脚易脱落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本实用新型转接结构的手机背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转接结构,包括电路板、连接头以及连接座,所述连接头具有插接公端和第一针脚端,所述插接公端设有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针脚端设有第一输出针脚,所述第一输出针脚与所述第一电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针脚连接有沿垂直于连接头插入方向设置的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的末端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座具有插接母端和第二针脚端,所述插接母端设有插槽部,所述插槽部设有第二电触点,所述第二针脚端设有第二输出针脚,所述第二输出针脚与所述第二电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出针脚设有沿所述插槽部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的末端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公端的插入方向与所述插接母端的插入方向相同,且均平行于所述电路板。
作为优选,在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方向上,所述连接头、连接座的位置相正对。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头通过安装框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安装框包括大致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一侧的大致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安装板,所述连接头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电路板、连接头和安装座均位于安装板的同一侧,所述安装座设有镂空区域,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镂空区域。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背离连接头的一侧设有内凹部,所述第一延伸段位于所述内凹部中。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有插入部,所述电路板设有与所述插入部配合的插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延伸段包裹有绝缘层。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公端左右两侧面设有导入部。
作为优选,所述电路板具有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末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电路与第二延伸段的末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手机背夹,该手机背夹具有如上所述的转接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后,通过优化输出针脚排线进而达到优化产品结构,进而达到了减小配件设备体积以及降低使用过程中导致的针脚脱落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接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接结构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实施例主要以转接结构在手机背夹上的应用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结构并不仅仅限于应用于手机背夹,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其应用于需要通过本转接结构与电子装置、以及其他设备建立连接关系的的配件设备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
本实用新型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水平”、“竖直”等用于均以转接结构和电路板处于水平放置状态为参考,并且应当理解的是,“水平”也包括呈大致水平的状态,“竖直”也包括呈大致竖直的状态,“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而“包括”应理解为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电性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设于”、“固定设于”等既包括一组件直接设于、固定于另一组件,也包括通过中间组件设于、固定于另一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清勇,未经蔡清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3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夹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固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