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温漂的车载天线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2230.0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6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亿程交通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陈家辉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车载 天线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检测电路,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温漂的车载天线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导航设备主要是通过CNSS(北斗)或GPS 定位,当CNSS 或GPS 定位出现问题时,首先要分析CNSS 或GPS 天线是否有短路和开路现象发生。往往借助检测工具如万用表等,测量天线进线侧到设备输入端是否连接正常,同时测量天线输入侧和地有无短路现象。
传统的做法是人工用工具进行检测,非常的繁琐。首先天线和设备连接,要检测的前提就需要对设备进行拆卸,过程繁琐复杂,而且需要其他的检测工具。有些CNSS 或GPS定位设备装载在车体内部,如果要检测CNSS 或GPS 天线连接是否有问题,就需要将设备从车体内部拆卸下来,费时费力,还需要去专门的维修店或汽车4S 店进行检测,增加用户维护成本。
为此,公开号为CN 10296779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终端天线开路短路检测电路,该方案如图1所示,该方案中设置了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两个三极管,并设置第一三极管基极和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和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连接串联在一起的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第六电阻与第五电阻连接的一端接地,第六电阻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六电阻另一端同时通过第七电阻连接第一电压采集点;第一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电源连接,第二三极管发射极通过并联的第一电容、第一电阻与电源连接,第二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电感与天线连接,电感与天线之间通过第二电容接地,第二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电压采集点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二电压采集点之间通过第四电阻接地。
通过上述方案的电路可以自动检测CNSS 或GPS 天线是否处于开路和短路状况。但由于车载工作环境与其它设备环境相比,工作环境更恶劣。在温度方面,一般要求在负30度到正70度的环境内正常工作,因为晶体管是温度的敏感器件,当温度变化时,晶体管参数(如电流放大系数,穿透电流,发射极结电压)受温度影响所产生的变化,晶体管在极端温度环境下工作会出现温漂,导致检测电路出现偏差,导致检测信息错误。由于生产工艺不可能完全一致,第一三极管与第二三极管不可能完成对称,元件参数会不一致,特别在极高温和低温的恶劣环境下,第一三极管与第二三极管会出现温漂,可能使开路检测结果信号输出端的电压出现不是高电平或低电平,而是在中间电平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检测芯片无法正确识别检测结果,例如某款芯片I/O口电平识别时,高于2.4V会认为是高电平,低于0.8V会认为是低电平,当在0.8V至2.4V之间的电平时该芯片的I/O口将无法准确识别该电平,这样会导致I/O检测出错,无法准确识别当前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防止温漂的车载天线检测电路,能够解决现有车载天线检测电路由于温漂而使开路检测结果输出端输出中间电平的问题,确保芯片能正确识别检测电路输出的检测结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防止温漂的车载天线检测电路,包括通过基极相互连接的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第一三极管发射极连接有第一电阻,第一电阻连接有电源,第一三极管集电极与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一次连接有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连接点接地,电源与第二三极管发射极之间设有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二电阻连接有电感,电感连接有天线接入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七电阻、第一二极管、第十电阻、短路检测结果输出端、第一场效应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八电阻以及第九电阻,第七电阻、第十电阻以及短路检测结果输出端依次连接,第七电阻与电源连接,第一二极管阳极与第七电阻和第十电阻的连接点相连,阴极与电感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相连,第八电阻一端与电源连接,第八电阻另一端与第九电阻一端连接,第九电阻另一端连接有开路检测结果输出端,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连接点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五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六电阻一端连接,第六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一场效应管源级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亿程交通信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亿程交通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2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流漏电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压计量装置简易对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