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排板组合式煤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1103.9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3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姜东;李红星;蔡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26 | 分类号: | E04H7/2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强宏超 |
地址: | 71007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板 组合式煤斗 煤斗 混凝土 预制混凝土 现场组装 钢筋混凝土梁 主体结构施工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结构 工厂预制 经济优势 柱连接 预制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凝土排板组合式煤斗,混凝土煤斗壁由若干预制混凝土排板和钢筋混凝土梁柱连接组成,排板在工厂预制加工,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可以现场组装成煤斗,采用排板组合式煤斗,预制混凝土排板可以预制而成,现场组装,工期短,煤斗壁采用混凝土结构,造价低,经济优势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排板组合式煤斗。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房中,煤斗作为贮存、周转燃料的容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特种结构。厂外来煤通过高架皮带传至主厂房,然后用输煤皮带通过落煤口至煤斗中,因此煤斗高度决定了主厂房输煤皮带层的高度,进而决定了发电厂房的高度。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普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煤斗壁与混凝土结构整体浇筑,施工复杂、周期长,且煤斗壁与框架整体连接处局部刚度很大,楼层上下刚度比超出了新的抗震规范的要求,因此这种结构形式在新版抗震规范实施后基本不被采用。目前火力发电厂房中,煤斗大部分采用钢结构圆形煤斗,圆形钢煤斗具有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自重轻,受力合理,对整体结构抗震有利等优点,但造价较高、空间利用率低,由于煤仓间均为矩形平面,圆形煤斗的空间利用率一般只有60~70%,结果就是造成煤仓间的高度及体积增加,进而造成工艺专业输煤皮带运送距离及高度增加,相应的牵引设备输出功率也要增加。
比较传统混凝土煤斗和钢煤斗两种结构形式,可以看出混凝土煤斗相对于钢煤斗造价低,但是施工复杂,工期长,刚度比超出新抗震规范允许值,目前在低烈度区需要经过审查后方可采用;钢煤斗施工周期快,自重轻,但是空间利用率低、造价高、后期投资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排板组合式煤斗,现场组装方便,工期短,且经济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排板组合式煤斗,包括混凝土煤斗壁和安装在混凝土煤斗壁中的圆形钢煤斗;
混凝土煤斗壁由若干预制混凝土排板和钢筋混凝土梁柱连接组成,混凝土煤斗壁的每个侧壁均由多块预制混凝土排板连接后安装在两根钢筋混凝土梁柱之间组成。
进一步,每块预制混凝土排板一边缘开设有排板连接槽、另一边缘设有与排板连接槽配合的凸起,相邻预制混凝土排板之间通过排板连接槽和凸起配合连接,钢筋混凝土梁柱上开设有凹槽,多块预制混凝土排板连接后安装在与预制混凝土排板垂直设置的两根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凹槽内固定。
进一步,所述预制混凝土排板为长条形板,多块长条形板竖向放置连接后安装在预制混凝土排板两端、水平设置的两根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预制混凝土排板为高强预应力预制空心板。
进一步,混凝土煤斗壁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预制混凝土排板顶部的排板连接槽深度比底部深。
进一步,预制混凝土排板的边缘凸起与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凹槽之间预留有用于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错动位移的缝隙。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排板组合式煤斗,混凝土煤斗壁由若干预制混凝土排板和钢筋混凝土梁柱连接组成,排板在工厂预制加工,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可以现场组装成煤斗,采用排板组合式煤斗,预制混凝土排板可以预制而成,现场组装,工期短,煤斗壁采用混凝土结构,造价低,经济优势明显。
进一步,煤斗由高强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排板通过连接槽拼接而成,排板安装于混凝土梁柱凹槽内,梁柱凹槽满足了排板安装的需要,也满足了主体结构地震水平力作用下位移错动的需要。符合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结构的政策方向,施工快,安装方便,经济效益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11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自动校正装置用拉杆机构
- 下一篇:一种偏心支撑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