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气压的气嘴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0881.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2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涛;万方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F16K4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薛福玲,洪佳虹 |
地址: | 515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气压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冲气压的气嘴连接件。
背景技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西方国家已经将间机械性充气加压装置作为临床预防血栓形成的主要工具,并且也证实了该种装置的临床有效性。而在临床预防血栓形成的主要工具中的气路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对气嘴连接件的设计也相对越高。目前市场上的气嘴结构是直通型,当气路中压力大的气流经过气嘴时,直接碰撞设备,导致空气扰动而形成更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现有预防静脉血栓的医疗康复设备中的气路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冲气压的气嘴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采用涡流结构的设计,能有效地缓冲气体对设备的冲击,及减小气体与设备的摩擦力,同时也降低了气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缓冲气压的气嘴连接件,从上到下依次由进气接口、涡流结构、出气接口组成,所述涡流结构外部由一个底朝下且下端开口的圆锥体组成、内壁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呈倒螺旋状,可将气体沿着内壁从上向下流动形成涡流,所述进气接口连接于涡流结构的侧面,所述出气接口连接于涡流结构的底面,气体由进气接口进入涡流结构然后从出气接口流出,所述出气接口与涡流结构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环形固定座,所述环形固定座设置有卡槽。当气压过大的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到涡流结构后,根据涡流结构的设计,导流槽引导气体形成单向涡流,缓冲气体流速后从出气口出去,进到与气嘴连接件相适配的设备中。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设置环形固定座的两侧,与外部连接设备相对应的卡位相匹配,用于气嘴连接件与外部相适配的设备的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固定座下方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紧贴环形固定座和出气接口外壁。密封圈在气嘴连接件与其他设备连接过程中起到密封的作用,使得整个气路的气密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圆锥体的内壁至少有三组相同的导流槽并排排列,所述导流槽呈倒螺旋状,多组导流槽的的存在有益于最大限度的导流,促进涡流的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接口呈环形圆柱状,所述进气接口与涡流结构侧面接近底面一侧的夹角为55°~85°。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接口呈环形圆柱状,与涡流结构底面完全相接并垂直于涡流结构底面,其内环半径与涡流结构的底面内环半径完全相等,保证衔接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接口的内环半径大于所述进气接口的内环半径,进一步的缓冲了气体的气压。
本实用新型轻便小巧,操作方便,能适应于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可实现以下的有益功效:
本实用新型将涡流应用到气嘴连接件中,压缩气体通过进气口进行涡流结构,圆锥体结构使气流沿着椎体内壁流动形成涡流,实现了缓冲气流的作用,降低气体与连接件摩擦产生的噪音,减少气流对与连接件连接的设备的冲击,降低气体与该设备的摩擦力,降低该设备的损耗,延长该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5位本实用新型的涡流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气接口;2、出气接口;3、涡流结构;4、卡槽;5、密封圈;6、导流槽;7、环形固定座。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0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通调节阀的阀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隔热腔的高温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