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胫骨骨折的髓内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0114.5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7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唐逸文;吴开兴;廖健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派司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张应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部 髓内钉 本实用新型 横向穿孔 胫骨骨折 纵切面 穿孔 内腔 位孔 骨髓 交错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其中包括:一上部、一第一中间部、一第二中间部和一下部,上述髓内钉的上部具有多个穿孔与一定位孔,上述第一中间部的纵切面是呈现梯形,且第一中间部的一端是连接于该上部;第二中间部的纵切面是呈现矩形且上述第二中间部进一步具有一第一轴线,而第一中间部的另一端是连接第二中间部;而髓内钉的下部则连接于第二中间部的下方,具有多个横向穿孔与一第二轴线,且髓内钉的下部的曲率半径为200mm,其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交错的角度为8度。多个横向穿孔位于下部的末端。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亚洲人种的胫骨髓内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髓内钉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胫骨骨折的髓内钉。
背景技术
人体各部位的骨骼形状不尽相同且构造复杂,若发生骨折等伤害,在医学上提供治疗与复健的方式通常需依据受伤部位的骨骼结构而给予适当的治疗,当骨折的部位靠近关节处时,较不适合使用石膏固定,则通常会采取骨板以及骨钉做为治疗骨折的固定物。
以胫骨骨折(Tibial fracture)为例,当患者受到高能量的创伤,如车祸、强烈碰撞或者由高处坠落;或者低能量的创伤,如滑倒或摔倒,均可能造成胫骨骨干受到波折而骨折抑或造成其他粉碎性骨折,因此需要以上述的骨板及骨钉将受损的胫骨部位进行固定。
然而,传统所采取以骨板结合骨钉的固定方式乃完全将骨板贴附于骨骼上,且过度依赖骨板与骨骼间的摩擦力以达固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上述固定方式会对骨膜加压造成骨折部位的血液运输不良,同时也会造成术后的骨折处的愈合缓慢或其他并发症的产生。鉴于上述的缺点,因此产生出另一种固定方式,而上述另一种固定方式乃是利用髓内钉装设入胫骨的髓内腔中,而髓内钉的装设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于手术时的失血量且可避免手术时破坏髓腔内膜血供的优点,另外,髓内钉亦有较佳的固定强度,因此,对于发生于胫骨的不稳定性骨折、开发性骨折、陈旧性骨折或者对于复位手法不熟练的手术人员而言,利用髓内钉装设固定的方法不啻为另一种选择。
然而,目前现有市售的胫骨髓内钉多为欧美骨材大厂针对其国人胫骨生理解剖参数所设计开发,其态样(例如,长度、弧度)较适用于欧美人种,因此,当胫骨髓内钉应用于亚洲人种,髓内钉的装设可能因髓内钉的弧度与亚洲人种的髓腔内弧度有所差异而造成装设耗时过久、髓内钉本体或骨钉植入位置偏差、过度破坏胫骨髓内腔及增加术后患者不适感等问题,亦可能导致术后恢复效果不佳的状况,因此亟需开发出适用于亚洲人种胫骨髓内腔的髓内钉,使受损或骨折的胫骨得于术后有良好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由于国外品牌的胫骨髓内钉的弯折角度、曲率半径及整体长度均较适用于欧美人种的胫骨生理解剖,但上述的髓内钉并未必适用于亚洲人种的胫骨髓内腔,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亚洲人种胫骨髓内腔形状的髓内钉,而上述的髓内钉可不需于事先预弯且一体成形,使医护人员装设本创作的髓内钉时,毋须再调整本创作的髓内钉的弯折角度、曲率半径或整体长度并可适用于不同的受损胫骨病征,以达固定胫骨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本创作的髓内钉又可应用于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身上。另一方面,本创作的髓内钉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于手术时的失血量且可避免手术时破坏髓腔内膜血供的优点,另外,本创作的髓内钉仍具有较佳的固定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派司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派司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0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内固定用椎弓根螺钉
- 下一篇:一种医用骨钉角度位置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