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混凝土结构保温墙体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7334.2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0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海;翟洪远;林宣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钢筋 桁架 混凝土结构 保温 墙体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建筑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构筑建筑物保温墙体的组件。
背景技术
EPS保温模块已被广泛用作建筑物墙体的保温材料。目前EPS保温模块构筑墙体保温层的方式有:(1)先构筑墙体承重层,再将EPS保温模块粘贴在承重层上构成保温层,再在EPS保温模块保温层外布设保护层;(2)以EPS保温模块连接组成保温层,在保温层的一侧设置模板形成空腔,再在空腔中进行混凝土浇筑使EPS保温模块与混凝土形成一体,最后在再在EPS保温模块保温层外布设保护层;(3)以EPS保温模块连接组成保温层,在保温层的两侧设置模板形成两个空腔,再分别在两个空腔中进行混凝土浇筑使EPS保温模块与混凝土形成一体,夹心保温墙体。这些方式的缺陷是:EPS保温模块的拼接、模版的安装、混凝土的浇筑、甚至防护层的施工等都要在施工工地进行,其现场施工量大,导致建筑物的整体建造速度降低,施工周期长。
采用桁架式结构,将外墙板、内墙板组装到桁架的两侧构成混凝土浇筑腔,是提高建筑物墙体的施工速度、缩短工期的有效手段。但是外墙板、内墙板组装,承重结构的形成方式等都影响着建筑物墙体的整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度高,便于工厂化生产,能够形成高强度承重层的组合式钢筋桁架混凝土结构保温墙体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外墙板、内墙板和桁架,所述桁架包括由钢筋纵横交错焊接构成的外层钢筋网、由钢筋纵横交错焊接构成的内层钢筋网、连接于外层钢筋网与内层钢筋网之间的连接钢板、焊接在外层钢筋网上的外层C型钢和焊接在内层钢筋网上的内层C型钢,外墙板与内墙板分别固定在外层C型钢和内层C型钢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1、所述拉筋包括水平连接钢板和倾斜连接钢板,外层钢筋网的纵钢筋的上端弯曲与内层钢筋网的纵钢筋的上端对接并焊成一体。
2、所述的外墙板包括保温板、防护板和饰面板,保温板和防护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层槽钢上,饰面板固定在防护板上;所述内墙板为水泥板或刚性不燃板材,内墙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内层C型钢上。
3、螺栓的端部穿透外层C型钢,螺钉的端部穿透内层C型钢。
4、内墙板上开有布线孔,内层C型钢内侧与布线孔的位置相对处安装有布线槽,布线槽连接有布线管。
5、外墙板、内墙板和桁架上均开有窗口。
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由外层钢筋网、内层钢筋网、连接钢板、外层C型钢和内层C型钢组成。连接钢板连接于外层钢筋网与内层钢筋网之间,使外层钢筋网与内层钢筋网之间既保留一定的间距又形成牢固连接。外层C型钢和内层C型钢分别固定在外层钢筋网与内层钢筋网上,作为外墙板与内墙板的固定件。外墙板与内墙板分别固定在外层C型钢与内层C型钢上,形成混凝土浇筑腔。本实用新型的桁架主要由钢筋网与C型钢组合而成,这种结构的桁架即可以作为外墙板与内墙板的支撑,形成保温墙体构件,又能够形成混凝土浇筑腔,特别是内外层钢筋网均由钢筋纵横交错焊接构成,由连接钢板连接后形成钢筋笼作为墙体承重钢筋,各层之间的纵钢筋相互焊接,浇筑混凝土后形成高强度的承重层,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标准要求。
本实用新型将建筑物墙体施工的大部分工序由工厂化完成,吊装就位后,现场只需要在空腔中浇筑混凝土构成承重层,即可形成所需要的节能保温墙体。不仅可以使建筑物的施工进度加快、建造周期缩短,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墙体的质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不包括窗)。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包括窗)。
图4是外层钢筋网结构示意图。
图5是内层钢筋网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横向剖视图。
图7是图3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布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未经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7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捞制备蓝藻一体船
- 下一篇:一种水面油膜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