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状可凝可吸消融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6412.7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2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贝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A61M1/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梁明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管 针状电极 手柄 三通件 本实用新型 负压吸引管 针状 保护套管 消融电极 电极 滑动组件 连接设置 软管连接 手柄内部 手柄尾部 手术效率 刺伤 穿出 电凝 伸入 消融 切割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状可凝可吸消融电极,主要包括手柄,设置于所述手柄前端的吸引管和设置于所述吸引管内针状电极,所述吸引管内设有一根保护套管,所述针状电极设置于所述保护套管内;所述吸引管伸入所述手柄内,并连接设置于所述手柄内部的三通件的第一接口,所述针状电极从所述三通件后端的第二接口穿出,连接至滑动组件;所述手柄尾部设有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通过软管连接至所述三通件的第三接口。术中无需频繁更换电极,使用本实用新型一支电极即可满足切割、消融、电凝、吸引多种功能,性价比高,缩短了手术时间,极大提高了手术效率;针状电极可以完全回缩至吸引管内,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不被刺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具体是一种针状可凝可吸消融电极。
背景技术
手术中会用到电刀笔、吸引器等多种手术器械,器械频繁交替使用,术中耗时耗力,需要一种新型手术器械,一只兼具切割、消融、电凝、吸除液体及烟雾等功能的电极,以便能够提高手术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状可凝可吸消融电极。
一种针状可凝可吸消融电极,主要包括手柄,设置于所述手柄前端的吸引管和设置于所述吸引管内针状电极,所述吸引管内设有一根保护套管,所述针状电极设置于所述保护套管内;所述吸引管伸入所述手柄内,并连接设置于所述手柄内部的三通件的第一接口,所述针状电极从所述三通件后端的第二接口穿出,连接至滑动组件;所述手柄尾部设有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通过软管连接至所述三通件的第三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柄,所述滑柄设置于所述手柄侧边,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滑柄一侧设有凸起卡块,所述滑柄朝向所述滑块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块固定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手柄侧边设有供所述卡槽前后活动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吸引管、所述保护套管和所述针状电极均可任意弯曲塑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术中无需频繁更换电极,使用本实用新型一支电极即可满足切割、消融、电凝、吸引多种功能需求,性价比高,缩短了手术时间,极大提高了手术效率;针状电极切割锋利,术中出血少,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并且针状电极可以完全回缩至吸引管内,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不被刺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吸引管、保护套筒、针状电极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吸引管、针状电极的组合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针状电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贝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贝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6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电凝导丝
- 下一篇:一次性微吸引双极电凝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