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质量通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4944.7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5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莫皓然;黄启峰;韩永隆;蔡长谚;陈宣恺;李伟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质量信息 致动器 传感器 通报装置 通信模块 电连接 感测 邻设 传输 传递 | ||
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包含:致动感测模块及第一通信模块,致动感测模块包含有传感器及致动器,致动器邻设于传感器,传感器感测致动器传输的气体,以产生一空气质量信息;以及第一通信模块电连接致动感测模块,接收该空气质量信息,用以传递该空气质量信息。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尤指一种能够及时且随地通报空气质量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在生活上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重视,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PM2.5、一氧化氮、一氧化硫等等气体,环境中这些气体暴露会影响人体健康,严重的甚至危害到生命。因此环境空气质量好坏纷纷引起各国重视,为目前急需要去重视的课题。
如何确认空气质量的好坏,利用一种传感器来监测周围环境气体是可行的,若又能实时提供监测信息,警示处在环境中的人,能够实时预防或逃离,避免遭受环境中的气体暴露造成人体健康影响及伤害,利用传感器来监测周围环境可说是非常好的应用。
另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虽目前有大型环境监测基站作监测,但监测结果只能针对监测基站的周围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作监测,对于人类处于的近身环境空气质量无法有效精确作监测,例如,室内空气质量、身旁周围的空气质量就无法有效快速作监测,所以目前的空气质量监测无法做到随时随地有效地检测。
由于目前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无法做到随时随地的测量,执行改善空气质量的作业,也无法得知空气质量是否真的有改善,改善程度也无法确认,若空气质量已改善,无法马上确认的话,改善空气质量的作业不断地重复执行,不仅做无用功,还非常的浪费能源。
有鉴于此,要如何能够随时随地的实时监测,以提供更精准及时的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并启动空气质量通报机制及空气质量处理机制等问题,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包含:一致动感测模块,包含有一传感器及一致动器,该致动器邻设于该传感器,该传感器感测该致动器传输的气体,以产生一空气质量信息;以及一第一通信模块,电连接该致动感测模块,接收该空气质量信息,用以传递该空气质量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第6A及图6B所示分别为本案的致动器采用流体致动器于不同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第6A及图6B所示的压电致动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案的致动器采用流体致动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第9A至图9E所示为本案的致动器采用流体致动器作动的流程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10:致动感测模块
11:传感器
13:致动器、流体致动器
130:第一腔室
131:导流板
131a:导流孔
131b:总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4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质量通报处理系统
- 下一篇:致动传感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