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胸腔引流器的生理盐水注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4927.3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2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朱丛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3001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理盐水袋 生理盐水 推力杆 袋身 导轨 本实用新型 胸腔引流器 固定组件 基板放置 注入装置 瓶颈 基板 凸柱 医疗辅助用具 滑轨导向 放置面 引流瓶 板面 袋尾 空袋 孔套 摊放 横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胸腔引流器的生理盐水注入装置。本装置包括基板,基板的一侧板面构成用于摊放生理盐水袋的放置面;本装置还包括布置于上述放置面上的用于定位生理盐水袋瓶颈的瓶颈固定组件以及用于供生理盐水袋的袋尾孔套入的凸柱;在凸柱与瓶颈固定组件之间的一段基板放置面上设置有导轨,该导轨为两道且分别设置于生理盐水袋的袋身两侧处,推力杆横跨生理盐水袋的袋身且推力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导轨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推力杆与基板放置面之间间隙等于空袋状态下的生理盐水袋袋身厚度。本实用新型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效率高而成本低的优点,能实现由生理盐水袋至引流瓶的生理盐水快速注入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胸腔引流器的生理盐水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引流是胸腔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对于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等均有良好治疗成效。胸腔引流过程是先将病患进行局部麻醉,在胸腔的肋骨间隙处插入一根导管,导管的一端位于肋膜腔内,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引流管组。引流管组的相对固定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引流瓶,以实现肋膜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排出与收集,进而重建胸腔负压并使得病患肺部组织能重新恢复功能。目前多数使用的引流瓶包括瓶体,在瓶体顶端上设有插入瓶体内的水封管和排气管。为了防止肋膜腔经由导管直接与大气相通,从而使肋膜腔造成新的气胸,医护人员须将生理盐水灌注于引流瓶的水密封腔室内,直至瓶体内生理盐水的液面高度高于水封管底端高度以便形成水封。上述现有引流瓶所存在的缺陷在于:每次拆卸胸腔引流器包装并取出引流瓶时,需要依靠包装内自带的漏斗插入引流瓶盖接口处,并用注射器吸取生理盐水袋内液体并配合漏斗进行生理盐水的注入操作。上述注入操作过程繁碎不说,且由于注射器每次抽取的生理盐水的量是恒定的,而引流瓶内每次需注入的量却往往高达300ml,导致医护人员需要频繁的进行注射器抽取及液体压出操作,劳动强度极大的同时操作效率又极低,从而给实际操作人员带来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用于胸腔引流器的生理盐水注入装置,其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效率高而成本低的优点,能实现由生理盐水袋至引流瓶的生理盐水快速注入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胸腔引流器的生理盐水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基板,基板的一侧板面构成用于摊放生理盐水袋的放置面;本装置还包括布置于上述放置面上的用于定位生理盐水袋瓶颈的瓶颈固定组件以及用于供生理盐水袋的袋尾孔套入的凸柱;在凸柱与瓶颈固定组件之间的一段基板放置面上设置有导轨,该导轨为两道且分别设置于生理盐水袋的袋身两侧处,推力杆横跨生理盐水袋的袋身且推力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导轨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推力杆与基板放置面之间间隙等于空袋状态下的生理盐水袋袋身厚度。
优选的,瓶颈固定组件包括凸设于生理盐水袋瓶颈两侧处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摆杆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于第一凸台上,铰接轴平行生理盐水袋的瓶颈轴线,摆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凸台台面间构成搭扣式或卡嵌式或螺纹式的可拆卸固接配合;摆杆固接于第二凸台处时,摆杆杆身与生理盐水袋的瓶颈下沿间构成止口配合,从而限制生理盐水袋向凸柱所在方向滑移。
优选的,所述摆杆的朝向基板放置面的一侧杆面处凹设有弧槽,弧槽的槽腔轮廓与生理盐水袋瓶颈轮廓一致。
优选的,所述基板外形呈长方板状且放置面所在板面铅垂布置,瓶颈固定组件位于放置面的上半区域,而凸柱位于放置面的下半区域处;所述导轨外形呈长方条状,以两导轨的相邻面为内侧轨面,两导轨的内侧轨面处凹设有导槽且该导槽水平向的贯穿相应导轨从而形成导向孔,导向孔为腰形孔且其孔型长度方向平行导轨导向方向,推力杆的两杆端穿入上述导向孔内从而与导轨间形成导向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4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转运车上的脑室引流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