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4686.2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9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欣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3;B60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汽车电池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电动汽车也逐渐流行起来,用于电动汽车等领域的电源模块及电源系统不断开发和改进。鉴于目前电动汽车的不断推广和使用,考虑到电源系统在高温或低温状态下使用的局限性及电芯使用的可靠性,电源的散热与加热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人们通过改进一些电池Pack 设备试着去解决电源模块的散热与加热问题,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009061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10月12日,专利名称是用于电动汽车的具有风冷机构的动力电池装置,包括电池箱体和电池,所述电池箱体内中部设有隔内板,使电池箱体内形成两个电池室;每个电池室内中部并排设有两台吹风方向相反、功率相同的风扇,所述电池均布排列在两台风扇两侧的电池室内。上述专利能够改善电动汽车电池模块的散热问题,但是这种电池装置的结构设计,风源对于内部不同电池模块的作用较不对等,部分电池模块散热效果差,也会因为不同的电池模块散热效果不同,造成整个电池组内散热不均匀,影响电池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车用电源风冷系统的风源对于内部不同电池模块的作用较不对等、部分电池模块散热效果差、容易造成电池组内散热不均匀、影响电池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风源对于内部不同电池模块的作用较为对等、所有电池模块均能较好散热、保障电池性能的电动汽车电池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包括底板和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固定在底板上,电池盒内部的底板设有若干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呈阵列分布,所述底板下侧设有若干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开口位于电池箱前侧,所述底板上侧立有若干吹风器,所述吹风器设置在电池模块与电池模块之间及电池模块与底板边缘之间;所述吹风器包括立杆、旋转器,所述立杆呈上下两段圆柱体,上段为小径段,下段为大径段,小径段直径小于大径段直径,所述旋转器成圆环状,旋转器内孔直径与立杆小径段直径匹配,旋转器套设在立杆小径段上且可绕立杆小径段旋转;每个立杆和底板之间内部均设有进气通道,每个进气通道中间穿过对应立杆内部、立杆与底板连接处,再贯穿底板与底板下侧任一进风通道连通,进气通道上端分成至少一个上端开口从立杆的小径段侧壁引出,如果上端开口数量大于1个,所有上端开口均处于立杆的同一水平高度;所述旋转器内部横向面上设有若干连通旋转器内壁和外壁的斜孔,所述斜孔相对于旋转器半径方向均向顺时针方向倾斜或者均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所述斜孔位于旋转器内壁处的开口与所述进气通道的上端开口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旋转器旋转时,所述进气通道的任一上端开口可与旋转器上的斜孔周向依次切换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器上侧设有一固定在立杆上的限位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斜孔相对于旋转器半径方向均向顺时针方向倾斜30°或者均向逆时针方向倾斜30°。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通道的开口处均设有一收风器,所述收风器呈内部贯通的喇叭状,收风器大口均朝向车辆行驶方向,小口与进风通道的开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盒内部横向设有一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四周边缘与电池盒内壁密封固定,电池盒内部通过隔离板隔断,隔离板上方形成一隔离空腔;所述隔离空腔内横向设有一浮动板,所述浮动板与隔离板保持平行,浮动板四周边缘与电池盒内壁为可滑动密封配合,所述浮动板将隔离空腔隔断为驱动腔和加压腔,位于电池盒顶板与浮动板之间的腔体为驱动腔,位于浮动板与隔离板之间的腔体为加压腔;所述加压腔内设有若干气流开关,所述气流开关包括固定立柱和滑动套管,所述固定立柱竖直固定在隔离板上表面,所述滑动套管竖直固定在浮动板下表面,滑动套管与固定立柱一一对应;所述滑动套管为内部空心的管状,上端与浮动板下表面密封固定,下端口敞开,所述固定立柱呈圆柱体,固定立柱上段间隔套设有两个密封圈,所述固定立柱上端穿过滑动套管下端口可滑动地设于对应的滑动套管内,且两个密封圈与滑动套管内壁均为可滑动密封配合;所述隔离板与每个固定立柱之间均设有出气通道,每个出气通道的上端开口位于对应固定立柱两个密封圈之间的固定立柱侧壁,中间穿过固定立柱内部、固定立柱与隔离板连接处,再贯穿隔离板,下端开口位于隔离板下表面;所述滑动套管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孔,当固定立柱的两个密封圈位于滑动套管内部下侧时,所述连通孔位于固定立柱两个密封圈的上方;当滑动套管相对于固定立柱下移时,所述连通孔可移至固定立柱两个密封圈之间;所述浮动板上设有连通驱动腔和加压腔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可流通方向为从驱动腔至加压腔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欣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欣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4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
- 下一篇:一种分体散热式锂电池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