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屏固定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3403.2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2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祥进;王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安鑫创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2 | 分类号: | F16M11/22;F16M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屏 固定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底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固定底座。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它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在如今生活中液晶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工具了,而液晶显示器底座也自然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然而现有的液晶显示屏底座种类很多,但是液晶显示器的底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液晶显示器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其后才是考虑外观以及功能问题。但是目前一些产品的底座设计已经违背了这个初衷,过份的追求一些卖点,甚至是喧宾夺主了,一些产品最大的卖点居然不是底座的设计。
现有的液晶显示屏底座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固定能力不是很强,且结构不牢固容易倾覆而造成显示屏损害,给人民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屏固定底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屏固定底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晶显示屏固定底座,包括底座和固定板,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支撑杆,且底座1的下端设有减震垫,所述支撑杆通过底座和减震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内表面设有轴承,且支撑杆的一侧设有旋转扭扣,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固定螺丝,且固定板的另一侧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固定螺丝通过固定板和液晶显示屏固定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孔,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子温度计,且底座的下端设有吸盘和电池槽,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设有转轴。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转轴和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丝和吸盘的数量均为四组。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通过液晶显示屏和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子温度计通过底座和支撑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液晶显示屏固定底座,轴承可以自由的变换显示屏的方向,让人们在任何方位都能看到自己喜欢的电视或者电影,为人们节省移动液晶显示屏的时间,给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减震垫有减震作用,当桌面晃动时可以减轻对底座的冲击力,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液晶显示屏。电子温度计可以检测显示屏的温度,让人们在看电视时知道液晶显示屏的温度,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吸盘可以让底座和桌面的紧密性更高,提高底座的稳定性,从而避免了液晶显示屏因为一些碰撞从桌面上掉落下来,为人们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电池糟装上电池可以为电子温度计提供电力,保证正常运行。较为实用,整个底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屏固定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屏固定底座的局部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固定板;4、固定螺丝;5、液晶显示屏;6、散热孔;7、转轴;8、旋转扭扣;9、轴承;10、电子温度计;11、减震垫;12、吸盘;13、电池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液晶显示屏固定底座,包括底座1和固定板3,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支撑杆2,且底座1的下端设有减震垫11,所述支撑杆2通过底座1和减震垫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的内表面设有轴承9,且支撑杆2的一侧设有旋转扭扣8,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设有固定螺丝4,且固定板3的另一侧设有液晶显示屏5,所述固定螺丝4通过固定板3和液晶显示屏5固定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孔6,所述底座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子温度计10,且底座2的下端设有吸盘12和电池槽13,所述支撑杆2的外表面设有转轴7。
其中,所述固定板3通过转轴7和支撑杆2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螺丝4和吸盘12的数量均为四组。
其中,所述散热孔6通过液晶显示屏5和固定板3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电子温度计10通过底座1和支撑杆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安鑫创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安鑫创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3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