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度臭氧浓度检测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922891.5 申请日: 2017-07-27
公开(公告)号: CN208313817U 公开(公告)日: 2019-01-01
发明(设计)人: 王雨池;张新泉;王聿东 申请(专利权)人: 摩瑞尔电器(昆山)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21/33 分类号: G01N21/33;G01N1/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检测装置 真空泵 臭氧浓度检测系统 流量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出气管道 管道连通 过滤装置 样品空气 臭氧 检测 隧道 空气检测 有效减少 连通 残留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臭氧浓度检测系统,包括过滤装置、检测装置、流量控制装置、真空泵;所述过滤装置通过样品空气出气管道与零空气出气管道连通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真空泵。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真空泵先除去臭氧隧道中的空气,再进行零空气检测;同时利用真空泵除去臭氧隧道中残留零空气,再进行样品空气检测,有效减少检测过程中的其它气体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紫外光光度法测量的高精度臭氧浓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当存在臭氧污染时,人们首先会出现眼睛痒、流泪等眼刺激症状。此外,臭氧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在臭氧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出现鼻黏膜和咽喉黏膜的刺激症状,随着浓度的上升,还会出现嗓子痛、咳嗽、头痛、胸闷等一系列症状。在较高的臭氧浓度下,肺功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导致肺气肿、意识障碍和死亡。臭氧还能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加速人体的衰老,破坏人体皮肤的维生素E,使皮肤出现皱褶和黑斑,还可能导致出生缺陷。一旦某一区域有大量臭氧泄露,准确获得该区域内臭氧含量浓度,这对救援指挥人员、被救人员至关重要。

目前,对于臭氧浓度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其中,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荧光法,为1996年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推荐的三种臭氧分析测定方法,而紫外光光度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方法;研究表明臭氧仅对波长253.7nm的紫外线具有最大吸收系数,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紫外光光度法利用检测零空气通过臭氧隧道的光强度与样品空气通过臭氧隧道的光强度,运用两者的比值计算臭氧浓度。这里所述的零空气指不含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任何产生紫外线吸收的其他物质。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 在检测紫外光通过零空气的光强度时,不能够排除臭氧隧道内已有空气的影响;2.在检测紫外光通过样品空光强度时时,不能排除检测零空气时残留在臭氧隧道内的零空气的影响。这两个方面造成检测的结果不准确或检测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紫外光光度法来实现的高精度臭氧浓度检测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臭氧浓度检测系统,包括过滤装置(100)、检测装置(200)、流量控制装置(3)、真空泵(4);所述过滤装置100通过样品空气出气管道120与零空气出气管道121连通所述检测装置200;所述检测装置200通过管道205连通所述流量控制装置3,所述检测装置200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真空泵4。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100中依次设置气体反应管101、硅胶过滤管102、过滤棉过滤管109、普拉菲过滤管104、活性炭过滤管107;所述气体反应管101、硅胶过滤管102、过滤棉过滤管109、普拉菲过滤管104、活性炭过滤管107通过管道顺次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体反应管101中设有常温催化剂或高温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过滤棉过滤管109中设有过滤棉,所述过滤棉为初效过滤棉、中效过滤棉、高效过滤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普拉菲过滤管104中设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氮化物及二氧化硫的普拉菲料。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过滤管107中设有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普拉菲过滤管104与管道10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管道105的另一端分成流入活性炭过滤管107的管道与样品空气出气管道120;所述样品空气出气管道120上设置样品空气出气阀106,所述零空气出气管道121上设置零空气出气阀10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瑞尔电器(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摩瑞尔电器(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28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