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级电容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2687.3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5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张中方;陈章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张中方;陈章盛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B23K9/16;B23K9/28;B23K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装置 焊接底座 支撑平台 焊缝 红外线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 超级电容 焊接头 凹坑 母材 红外线感应系统 焊缝裂纹 结构要点 均匀阵列 控制电脑 操作量 焊接臂 融合度 融合区 热流 伸缩 红外线 焊芯 自转 焊接 融化 扫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焊接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和焊接装置,支撑平台和焊接装置均与控制电脑连接,其结构要点是,支撑平台上设有数个均匀阵列的凹坑,凹坑内设有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感应系统连接;所述的焊接装置包括焊接底座和焊接头,焊接头和焊接底座之间设有能够伸缩的焊接臂,焊接底座能够做360度自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红外线进行扫描出焊缝的形状,具有较高的精准性,不需要人为操作量取,而且通过焊芯的旋转,使得在焊接时焊缝的融合区的上部形成热流旋转,从而带动融化后的母材进行混合,增加了母材的融合度,增加了焊缝的强度,避免了出现焊缝裂纹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超级电容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超级电容器的薄壁铝合金盖板与壳体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从而导致超级电容器内的电解液渗漏,所以常用钨极氩弧焊进行焊接,传统的钨极氩弧焊焊接超级电容器盖板壳体,由于需要送丝,存在焊丝保存要求恒温恒湿环境成本较大、焊接速度慢且易产生焊穿或熔池金属缺乏等焊接缺陷的不足;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705426.2,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盖板壳体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采用上端设有定位框的底座、位于定位框外侧并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收弧板和分别与收弧板和固定架连接的收弧板位置调节组件;所述的固定架设有顶板;收弧板位置调节组件包括与顶板枢接的竖轴、与竖轴的下端固定连接的手轮、与竖轴的上端固定连接的齿轮、导轨、通过导轨与顶板连接的下板、上板、两端分别与下板和上
板固定连接的立板、与齿轮啮合并与下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的齿条、至少两个紧定螺钉和至少两个分别位于立板两侧的调节螺钉;收弧板通过紧定螺钉与上板螺纹连接;调节螺钉的螺杆与上板螺纹连接且调节螺钉螺杆的一端与收弧板的下侧面接触的结构实现不需要焊丝进行焊接,但是存在着仅仅只能够焊接固定的形状的焊缝,而且焊缝母材融合度低的问题,容易出现应力裂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焊接多种形状焊缝的,能够增加焊缝母材融合度的一种超级电容焊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级电容焊接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和焊接装置,支撑平台和焊接装置均与控制电脑连接,其结构要点是,支撑平台上设有数个均匀阵列的凹坑,凹坑内设有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感应系统连接;所述的焊接装置包括焊接底座和焊接头,焊接头和焊接底座之间设有能够伸缩的焊接臂,焊接底座能够做360 度自转;所述的控制电脑内设有数字转换模块、数字输出模块和控制系统,数字输出模块与控制系统与数字转换模块与红外线感应系统形成串联,数字输出模块与焊接底座连接,并且控制焊接底座的自转和焊接臂的伸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焊接头包括外壳体和焊芯,外壳体的末端设有用于打开保护气体的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外壳体包括前壳体、连接部和后壳体,前壳体通过连接部与后壳体连接,前壳体的直径小于后壳体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部与前壳体一体成型,连接部与后壳体螺纹拧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前壳体内设有数层限位板,限位板为圆环型,限位板与前壳体通过连接片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焊芯的后端设有扇叶,焊芯上设有限位环,焊芯的前端设有弯曲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级电容焊接方法,S1.将带焊接件放置在支撑平台上,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对待焊接件进行扫描,并将得到的信号传递至控制电脑,通过控制电脑的数字转换模块将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S2.操控控制系统通过数字输出模块控制焊接底座自转和焊接臂的伸缩;S3.焊接时,打开保护气体的开关,当保护气体开始输送时,带动焊芯末端的扇叶转动,带动焊芯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张中方;陈章盛,未经李勇;张中方;陈章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2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