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1091.1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0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利针织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9/00 | 分类号: | D04B19/00;B65H54/18;B65H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905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手套 残次品 回收 装置 | ||
1.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设置有绕线轮(43),绕线轮(43)上外套有圆锥筒状的回收套筒(7),绕线轮(43)连接有驱动绕线轮(43)转动的转动组件(5),工作台(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2),夹持组件(2)包括套柱(22)和位于套柱(22)上的夹线组件,绕线轮(43)和夹持组件(2)之间设置有移动环(31),移动环(31)和工作台(1)之间连接有移动组件(32),移动组件(32)驱动移动环(31)沿绕线轮(43)转动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32)包括螺纹连接的丝杠(321)和丝母(322),丝杠(321)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丝杠(321)的转动轴线与绕线轮(43)的转动轴线平行,移动环(31)与丝母(3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环(31)与丝母(322)之间设置有加高杆(311),加高杆(311)顶端与移动环(31)固接,底端与丝母(3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杠(321)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盖板(3212),盖板(3212)底部连接有支脚(32121),支脚(32121)底端与工作台(1)上表面抵接,盖板(3212)与工作台(1)之间留有间隙,加高杆(311)与丝母(32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3),连接件(33)上部与加高杆(311)底端固接,连接件(33)下部穿过盖板(3212)与工作台(1)之间的间隙与丝母(322)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杠(321)固接有移动电机(3213),移动电机(3213)固接于工作台(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绕线轮(43)与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底板(41),绕线轮(43)与底板(41)转动连接,底板(41)与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紧固组件包括固接有紧固螺帽(4121)的紧固螺栓(412),工作台(1)上开设有紧固螺纹(11),底板(41)上开设有紧固孔(411),紧固螺栓(412)底端穿过紧固孔(411)与紧固螺纹(11)螺纹连接,顶端与紧固螺帽(4121)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绕线轮(43)为圆锥状,圆锥度与回收套筒(7)的圆锥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绕线轮(43)长度大于回收套筒(7)长度,绕线轮(43)最大截面面积大于回收套筒(7)最大截面面积,绕线轮(43)最小截面面积小于回收套筒(7)最小截面面积,绕线轮(43)截面面积较小的一侧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脱落环(431),防脱落环(431)外套于绕线轮(43)并与绕线轮(43)可拆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5)包括固接于工作台(1)的转动电机(512),绕线轮(43)与转动电机(512)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利针织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利针织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10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发电效率双玻太阳能电池模块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发电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