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毒性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9123.4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1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铿;黄俊;陆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毒性 检测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毒性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数量、种类日益增多的环境污染物迫切需要进行毒性鉴定,而以前的毒性检测均采用特点物质分析方法,也就是针对某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进行化学定量分析,确定其含量。这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比较精确,但分析前需要知道可能存在有害物质种类,分析时间也很长。由于毒害物质种类众多,很难做到毒物的全分析,且这种方法难以评价多种毒物的综合毒性和生物效应。因此发展新的快速、准确评价各类污染物综合毒性的有效方法显得非常迫切、必要。而在生物毒性检测方面,新的检测手段在不断建立,其指示生物包括细菌、藻类、底栖软体动物、浮游生物和鱼等,但生物毒性评价以哺乳类、鱼类等为受试对象,对环境污染物进行生物毒性测试时,实验操作复杂、周期长、且仅适合实验室内进行,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需要。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在致力于生物毒性试验新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其中,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法因其快速、简单、灵敏和低廉的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研究。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两个光电倍增管加两个检测室做到同时检测水样及标样的浓度,从而计算出相对发光度,而光电倍增管的成本占整机成本的主要部分,故检测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生物毒性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生物毒性检测装置,分别连接标样池、水样池、菌液池、稀释液池和蒸馏水池,用于对标样和水样分别进行检测,其包括取液单元、检测单元、清洗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检测室、第二检测室和一光电倍增管,所述第二检测室通过抽液泵和管路与所述第一检测室相连,所述第一检测室还与排液泵相连,所述光电倍增管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室内的微生物的荧光信号,并将得到的荧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清洗单元用于清洗所述第一检测室和所述第二检测室,所述取液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室和所述第二检测室相连,其用于将待测溶液分别输送至所述第一检测室和所述第二检测室,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取液单元、检测单元和清洗单元进行控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取液单元包括第一取液单元和第二取液单元,所述第一取液单元包括第一多通阀、第一取液管和第一送液管,所述第一取液管分别与菌液池、稀释液池、蒸馏水池相连;所述第二取液单元包括第二多通阀、第二取液管和第二送液管,所述第二取液管分别与标样池、水样池相连,所述第一送液管与所述第二多通阀相连,所述第二送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室和所述第二检测室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取液管上设置有用于定量取液的第一定量阀,所述第二取液管上设置有用于定量取液的第二定量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计量单元,所述计量单元与所述排液泵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计量单元包括计量管和两联电磁阀,所述两联电磁阀与所述计量管和所述第一多通阀相连接,所述两联电磁阀上还连接有排液管,用于排出废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单元还包括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能向所述第一检测室和所述第二检测室吹气。
还提供了一种生物毒性检测系统,其包括机柜、控制系统和上述的生物毒性检测装置,所述生物毒性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柜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柜包括柜体和设置在其内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检测室、第二检测室、光电倍增管和排液泵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第一安装面,所述取液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第二安装面,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还包括一安装边沿,所述安装边沿与所述柜体通过活页进行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9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透射比测定仪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供电所用供电线路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