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受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7386.1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3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张乐乐 |
地址: | 2152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话器 | ||
1.一种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具有内腔;
振膜机构(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将所述外壳(1)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其具有一端悬空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振动板(22);
弹性件(3),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4)内,一端固定于所述振动板(22)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面上;
电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4)内,具有设置在所述弹性件(3)上的永磁体(4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永磁体(41)带动所述弹性件(3)在平行于所述振动板(22)的方向上具有弯曲变形量的至少一个线圈(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包括固定在所述振动板(22)一端上的第一固定段(31),固定在所述外壳(1)内壁面上的第二固定段(32),以及将所述第一固定段(31)与所述第二固定段(32)连接且向外突出的过渡段(33),所述永磁体(41)固定在所述过渡段(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33)具有支撑部(331),成型在所述支撑部(331)两端上且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段(31)和第二固定段(32)倾斜的第一连接部(332)和第二连接部(333),所述第一连接部(33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3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段(31)和所述第二固定段(32)上;所述永磁体(41)固定在所述支撑部(3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3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固定段(31)固定在所述振动板(22)的悬空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4)内的增磁部件(43),所述线圈(42)套设在所述增磁部件(43)上,所述增磁部件(43)用于加强所述线圈(42)产生电磁场的强度且被磁化后,其两端上具有所需极性,所述增磁部件(43)的该两端分别相对所述永磁体(41)的两极性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41)位于所述增磁部件(43)外,所述增磁部件(43)磁化后朝向所述永磁体(41)两个极性端的两端极性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磁部件(43)具有第一臂(431),和通过成型在所述第一臂(431)上的连接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臂(431)平行的第二臂(432),至少一个所述线圈(42)套设在所述增磁部件(43)上,所述第一臂(431)和所述第二臂(432)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朝向所述永磁体(41)的一个极性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磁部件(43)的内部具有空心区域,所述永磁体(41)伸入所述空心区域中且与该所述空心区域的壁面之间预留间隙,所述增磁部件(43)磁化后朝向所述永磁体(41)两极性端的两端极性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磁部件(43)具有第一臂(431),和通过成型在所述第一臂(431)上的连接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臂(431)平行的第二臂(432),至少一个所述线圈(42)套设在所述增磁部件(43)上;第一臂(431)与所述第二臂(432)之间围成所述空心区域,所述第一臂(431)和所述第二臂(432)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朝向所述永磁体(41)的一个极性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431)和所述第二臂(432)上分别套设至少一个线圈(4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磁部件(4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臂(431)和第二臂(432)之间的中间臂(433),所述线圈(42)套设在所述中间臂(433)上;
所述第一臂(431)和所述第二臂(432)均伸出所述中间臂(433)向外延伸,所述永磁体(41)伸入所述中间臂(433)与所述第一臂(431)、第二臂(432)之间围成的所述空心区域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具有由第一底面与侧壁构成的第一壳体(11),以及由第二底面与侧壁构成的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壳体(11)扣合围成所述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73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