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一体化焦化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916243.9 申请日: 2017-07-26
公开(公告)号: CN207119229U 公开(公告)日: 2018-03-20
发明(设计)人: 朱丽云;李安俊;王振波;孙治谦;闵捷;张璇;巩志强;刘兆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主分类号: B01D50/00 分类号: B01D50/00;B01D53/75;B01D53/79;B01D53/60
代理公司: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3 代理人: 张雯
地址: 26658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级 一体化 焦化 废气 处理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多级一体化焦化废气处理装置,属于焦化废气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能源结构复杂的国家,但是目前来看,煤炭以及石油产品消耗一直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石油工艺中,焦化工艺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渣油加工过程,肩负着重油的轻质化,其产品之一石油焦广泛应用于钢铁、金属炼制工业,目前逐步向生产新材料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在认识到煤炭资源高效率利用以及石油品质的恶劣化和石油行业价格的动荡,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煤炭焦化作为煤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满足产品市场对焦化产品的高质量要去,同时焦化产品焦炭一直是社会重工业发展的高需求产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化工行业石油以及煤炭行业出现齐头并进发展的趋势,不管是渣油焦化或者煤炭焦化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然而焦化行业也是一个高消耗、高耗水和高污染的行业,妥善处理工艺废气和环境的关系对国家经济稳定和能源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工焦化领域的污染治理问题作为我国污染防治问题不容忽视。焦化过程中会产生诸多污染环境并损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有毒气体,如SO2及NOx排放到空气中能够形成酸雨或酸雾,同时也可与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学烟雾,破坏臭氧层等 同时,制焦过程中还伴随着大量粉尘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一旦量大而扩散开来被人们吸入呼吸道,会引起呼吸道疾病。根据国家环保法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排放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及氮化物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Solid≤50mg/m3,SO2≤50mg/m3及NOx≤500mg/m3。制焦烟气不同于其他废气,它含尘、SO2含量不高,NOx含量不稳定,烟气温度在160℃~300℃,现有的废气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单独脱硫脱硝,和联合进行脱硫脱硝,其主要问题就是没有考虑烟气中颗粒污染物的处理和占地面积大,设备费用高,运行维修费用大,该领域具备一定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位一体化,同步处理烟气中颗粒污染物、脱硫脱硝,减少占地空间和设备投资费用以及维修费用的多级一体化焦化废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级一体化焦化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连接的预除尘段、一级喷淋吸收段和二级喷淋吸收段,预除尘段、一级喷淋吸收段和二级喷淋吸收段整体倾斜设置;二级喷淋吸收段与一级喷淋吸收段之间设有一级过渡装置,二级喷淋吸收段另一端连接气液分离排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架作为支撑,使得多级一体化焦化废气处理装置整体呈倾斜状态,从而有效的延长了一级喷淋吸收段和二级喷淋吸收段中的液体的停留时间,一级喷淋吸收段和二级喷淋吸收段中的吸收液能够充分的吸收废气中的SO2和 NOx成分。再者,采用多级逐步深度处理的模式,本实用新型将制焦含尘烟气除尘过程与废气治理过程相结合,不仅适合单独脱硫脱硝过程,也适合联合脱硫脱硝的情况;同时本实用新型也摆脱了烟气处理量的限制,面对处理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投资少、适用范围宽、设备简单、易于控制等优点。

所述的预除尘段包括除尘锥段、第一引气管、含尘烟气管道入口和除尘反应直段,除尘锥段上部连接除尘反应直段,除尘反应直段上部一侧设有切向设置的含尘烟气管道入口,除尘反应直段上部内侧安装第一引气管,第一引气管上部连通二级喷淋吸收段。

制焦含尘烟气从含尘烟气管道入口进入预除尘段,含尘烟气管道入口与预除尘段相切,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粉尘颗粒沿边壁滑落最终从除尘锥段排出,气体成分则由于锥面的断面收缩作用转而斜向上运动,由第一引气管通入一级喷淋吸收段。除尘锥段与引起管相配合,既可以完成初步除尘的目的,又达到将气体成分引出的目的。

所述的第一引气管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个第一引气管均沿除尘反应直段轴向设置。优选的,第一引气管排布方式和第二引气管的排布方式相同,一级喷淋吸收段与二级喷淋吸收段连接区域只设计两个引气管,其交界面封闭防止气体带液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62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