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4301.4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5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卢玮;李新民;董红杨;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玮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714000 陕西省渭南市临***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测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放样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或者建筑信息管理(BuildingInformationManagement)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利于项目可视化、精细化建造。
现有的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使用测绘终端与测绘放样装置进行无线连接,然后将测绘终端测得的测绘数据与测绘放样装置存储的BIM数据进行对比,监督施工质量与误差,但现有的测绘放样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长时间移动并对施工信息接收分析,但电池容量往往不够,准备多块电池轮番供电会不断重新启动连接,过程繁琐,造成工作效率低,并且由于测绘放样装置需要不断的移动接收数据,不易与计算机进行配合使用分析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如下:
(1)、无法长时间使用,工作效率低;
(2)、不易与计算机进行配合使用分析数据。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表面连接有显示器与按键,所述按键包括开关按键与操作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与操作按键均位于显示器右侧,且开关按键与操作按键均连接壳体,所述壳体下表面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电池槽分隔为两个小电池槽,所述两个小电池槽内部均可拆卸连接有可充电电池,所述隔板下方设置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开设在电池槽上,所述电池槽上侧转动连接有电池槽盖,所述电池槽盖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弹板,所述连接弹板与连接孔卡接,所述壳体右侧开设有数据传输口,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固定连接有微电脑、无线传输器与BIM数据存储器,所述显示器、开关按键、操作按键、无线传输器、BIM数据存储器、数据传输口均与微电脑通过信号线相连接,所述微电脑通过导线与可充电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电脑内部设置有稳压电路。
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口设置为USB接口。
优选的,所述可充电电池设置为锂电池。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电池槽内可拆卸连接有两个可充电电池,两个可充电电池中任意一个可充电电池即可为该测绘放样装置进行供电,则这两个可充电电池可以在一个可充电电池电力不足时,先将另一个电量充足的可充电电池安装金电池槽进行供电,再将电量不足的电池拆卸下来进行充电,避免传统可充电电池拆卸下来需要关机重启的繁琐性,实现了可使该测绘放样装置长时间使用,工作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数据传输口,可在使用该测绘放样装置对某项或者某块建筑区域测绘完毕后通过数据传输口将测量数据导出至外部存储器,再利用外部存储器将测量数据导入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可使该测绘放样装置可以不间断的进行工作,避免传统需要一次性测量完毕后才能进行分析处理,或者测量一部分后就需要暂停测量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易于计算机进行配合使用。
(3)本实用新型微电脑内部设置的稳压电路用于在可充电电池进行拆装时对电压进行稳定,防止电压突变对装置造成损坏,数据传输口设置为USB接口用于便于与外部存储器进行连接使用,并且传输效率高,可充电电池设置为锂电池可使可充电电池拥有更大的电力储存能力,进一步使该装置可以长时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壳体;2、显示器;3、按键;301、开关按键;302、操作按键;4、电池槽;5、可充电电池;6、隔板;7、电池槽盖;8、连接弹板;9、连接孔;10、数据传输口;11、控制板;12、微电脑;13、无线传输器;14、BIM数据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玮,未经卢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4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重检测装置
- 下一篇:实现32路画面轮巡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