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角度调整结构的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2255.4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9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钰;刘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瑞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10 | 分类号: | H0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黄启行,张璐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调整 结构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绝缘子技术领域,具体是带角度调整结构的绝缘子。
背景技术
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 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早年间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就叫绝缘子。绝缘子不应该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各种机电应力而失效,否则绝缘子就不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就会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
输配电线路绝缘子的主要材料为铁帽、钢化玻璃或陶瓷和钢脚组成,并且用水泥胶合剂胶为一体。
现有的绝缘子一般是通过悬挂的方式,然后再通过连接电线拉紧的方式安装,而该种方式安装的绝缘子在受到风吹等情况下会各个角度晃动,如果电线不够紧则会相邻的绝缘子之间碰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带角度调整结构的绝缘子,该种绝缘子能够能够有效防止在大风天气下绝缘子之间的碰撞,并可根据需要调节绝缘子的晃动方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带角度调整结构的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所述绝缘子本体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线的安装孔,所述绝缘子本体另一端铰接于调向块上,所述调向块上设置有以铰接中心为圆心的弧形孔,所述绝缘子本体上设置有位于弧形孔内的限位杆,所述调向块穿设于固定座中部的沉孔内,所述调向块底部设置有环形挡圈,所述沉孔边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凹槽,所述环形挡圈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与若干所述凹槽嵌入配合,所述沉孔内通过螺纹配合设置有螺栓将所述环形挡圈限位于所述螺栓与所述沉孔之间。采用该结构使得绝缘子本体的晃动角度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限制,从而防止绝缘子之间碰撞。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弧形孔的圆心角小于90度。采用该结构防止绝缘子的晃动角度过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绝缘子本体外侧包覆有若干绝缘薄膜组,所述绝缘薄膜组包括若干层绕设于所述绝缘子本体上的绝缘薄膜层,所述绝缘包膜层两端通过水溶性胶水胶合。采用该结构在绝缘子表面附着污物时会附着到薄膜上,在下雨时水溶性胶水会溶解使得污物和薄膜一起自动掉落,从而防止发生闪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该结构使得绝缘子本体的晃动角度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限制,从而防止绝缘子之间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带角度调整结构的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1,所述绝缘子本体1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线的安装孔2,所述绝缘子本体1另一端铰接于调向块3上,所述调向块3上设置有以铰接中心为圆心的弧形孔4,所述绝缘子本体1上设置有位于弧形孔4内的限位杆11,所述调向块3穿设于固定座5中部的沉孔51内,所述调向块3底部设置有环形挡圈31,所述沉孔51边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凹槽52,所述环形挡圈31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凸起32,若干所述凸起32与若干所述凹槽52嵌入配合,所述沉孔51内通过螺纹配合设置有螺栓6将所述环形挡圈31限位于所述螺栓6与所述沉孔51之间。采用该结构使得绝缘子本体的晃动角度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限制,从而防止绝缘子之间碰撞。
所述弧形孔4的圆心角小于90度。采用该结构防止绝缘子的晃动角度过大。
所述绝缘子本体1外侧包覆有若干绝缘薄膜组7,所述绝缘薄膜组7包括若干层绕设于所述绝缘子本体1上的绝缘薄膜层,所述绝缘包膜层两端通过水溶性胶水胶合。采用该结构在绝缘子表面附着污物时会附着到薄膜上,在下雨时水溶性胶水会溶解使得污物和薄膜一起自动掉落,从而防止发生闪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瑞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中瑞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2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