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建材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08586.0 | 申请日: | 201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8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叶向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福相传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5/00 | 分类号: | F21V5/00;F21V19/00;F21V23/00;F21Y105/10;F21Y113/1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李有财 |
| 地址: | 361015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建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建材,尤指一种可显示发光图案的发光建材。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发光玻璃(或称LED玻璃)常用于取代普通玻璃作为大楼的帷幕建材,现有的发光玻璃通常包括两可透光层以及位在两可透光层之间的多个发光组件,其中在一可透光层的表面具有由透光导电薄膜(如ITO膜)蚀刻而成的内部导电线路,内部导电线路电性连接多个发光组件。
然而,在现有的发光建材制造过程中,黏贴多个发光组件到内部导电线路的工艺程序很复杂,必须将多个发光组件一一定位并点上黏胶以固定,另一方面ITO薄膜蚀刻也可能因为蚀刻槽过浅或过窄而使成品不良,由于这些因素使得现有的发光建材制造过程繁杂且效率低。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制造过程简易且效率高的发光建材,即为各家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种种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制造过程简易且效率高的发光建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遂提供一种发光建材,包括第一可透光层、第二可透光层、多个发光模块以及多条金属导线。其中,多个发光模块设置在第一可透光层及第二可透光层之间;以及多条金属导线用以电性连接多个发光模块,且多条金属导线以透光塑料膜包覆。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发光模块包括驱动电路以及与驱动电路连接的多个发光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发光组件包括红色发光二极管组件、绿色发光二极管光组件及蓝色发光二极管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可透光层或第二可透光层为玻璃、钢化玻璃或塑料材质所组成者。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建材还包括中间层,设置在第一可透光层及第二可透光层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中间层为热塑性材料薄膜所组成者。
在一实施例中,多条金属导线包括第一金属导线组以及第二金属导线组,其中,第一金属导线组与第二金属导线组相交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导线组为信号导线,以及第二金属导线组为电源导线。
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建材以透光塑料膜包覆的多条金属导线电性连接多个发光模块,多条金属导线取代了现有技术中以透光导电薄膜蚀刻而成的内部导电线路,故可避免蚀刻透光导电薄膜工艺程序良率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来说,多条金属导线也有辅助固定多个发光模块的功效,在黏贴发光模块时,可一次黏贴由多条金属导线连接的多个发光模块,在定位以及黏贴固定方面都较现有技术简单且效率高,更可简化分割电路,可实现模块化,充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此外,还可将多条金属导线分为相交设置的第一金属导线组以及第二金属导线组,进一步将连接方式由线提升为面,从而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各项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建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建材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发光建材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发光建材的电路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发光建材
10 第一可透光层
11 第二可透光层
12 发光模块
13 金属导线
130透光塑料膜
131第一金属导线组
132第二金属导线组
14 中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藉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建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建材的电路示意图。如图1(侧视图)及图2(正面视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建材1,包括第一可透光层10、第二可透光层11、多个发光模块12以及多条金属导线13。其中,多个发光模块12设置在第一可透光层10及第二可透光层11之间;以及多条金属导线13用以电性连接多个发光模块12,且多条金属导线13以透光塑料膜130包覆。图2中省略了与第一可透光层10重叠的第二可透光层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福相传媒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福相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8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建材
- 下一篇:一种光斑均匀的变焦光束透镜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