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具高对比度及亮度的前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7801.5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3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妤;叶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5/00;F21V1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孙静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对比度 亮度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前光模组领域相关,尤其是一种兼具高对比度及亮度的前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今的显示器可区分为两大种类,其一为穿透式显示器,另一种为反射式显示器。穿透式显示器需通过设置于显示面板背部的背光模组作为光源,以达到显示画面功效。反射式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利用环境光作为光源,将照射至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反射进而达到显示目的。但是当使用环境的光线不足时,其显示品质将会大受影响,故反射式显示器多半会再搭载设置于显示面板前侧的一前光模组进行使用,以便在环境光不足的情况下提供照明光线给显示面板,进而维持显示品质。
前述的背光模组或前光模组,皆可应用导光板来实现均匀供光需求。导光板为一种可让光源如LED(发光二极管)所提供的光线于内部传导,并适当地在特定区域借由破坏全反射方式出光,以形成均匀面光源的光学元件。然而,使用于背光模组或前光模组中的导光板,在开发设计上仍有不同的考量因素。以前光模组为例,其所提供的光线对比度与亮度强弱,是影响显示器品质的相当重要的因素,故在前光模组的设计中,须注意这些开发要点,例如前光模组相对显示面板的主要出光需要具有一定强度,才能让面板反射进而让使用者观看显示画面。另一方面,由于前光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前方,因此其设计上亦须同时考量相对使用者肉眼可见的结构实现,是否会造成视觉上的瑕疵。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构思一种兼具高对比度及亮度的前光模组,以有效提升现有技术中的前光模组的出光效能,进而增进显示器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前光模组的出光效能弱的缺陷,提供一种兼具高对比度及亮度的前光模组,该兼具高对比度及亮度的前光模组具有极佳的出光效能,用于提升搭配组设的显示器的显示品质,给予使用者更佳的使用感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兼具高对比度及亮度的前光模组,应用于一反射式显示器,所述兼具高对比度及亮度的前光模组包括:一前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该出光面与该入光面垂直邻接;若干光学微结构,设置于该出光面或与该出光面相对的一底面,且分别为凹陷结构,各该光学微结构的侧壁面与底面夹设有一夹角,该夹角介于155~175度;一光学胶,涂于该出光面或该底面,且该光学胶填满该些光学微结构,该光学胶的折射系数介于1.35~1.5;及一光源,对应该入光面设置,以提供侧入光线;由此,该光源的光线入射至该前光板后,通过该些光学微结构与该光学胶并于该底面形成具高亮度的均匀出光。由此,通过光学微结构的夹角,以及光学胶的折射系数的限制,使光线得以通过光学微结构与光学胶形成均匀且具高亮度与对比度的出光,使得搭配应用的显示器具有更佳的显示品质。
较佳地,该光学胶的折射系数较佳为1.5,以使前光板具有较佳的出光呈现。
较佳地,光学微结构的该夹角为170度,同样可使前光板的出光符合需求。
较佳地,该前光板经由一加工模具以射出成型方式制成,且该加工模具通过刀具旋转切削加工,以便在射出成型时在该前光板翻印形成具有光滑表面的该些光学微结构,由此,以达到快速量产前光板及其上光学微结构的目的。但是除了刀具切削外,也可使该加工模具通过雷射轰击加工,而在射出成型时在该前光板翻印形成具有粗糙表面的该些光学微结构,同样可快速地生产具光学微结构的前光板。
此外,除了射出成型,为更利于生产薄型前光板,较佳地,该前光板经由一加工模具以卷对卷压出成型方式制成,且该加工模具为将一金属模具电铸翻印,进而形成与该些光学微结构相对应的网状凸点于该加工模具上,由此,达到快速量产具有光学微结构的前光板的目的。
较佳地,该金属模具受刀具旋转切削成形,使该些网状凸点具有光滑表面,进而使各该光学微结构为具有光滑表面的凹陷结构,由此,使翻印后的加工模具可于前光板压出形成具有光滑表面的光学微结构。
较佳地,该金属模具受雷射轰击成形,使该些网状凸点具有粗糙表面,进而使各该光学微结构为具有粗糙表面的凹陷结构,由此,使翻印后的加工模具可于前光板压出形成具有粗糙表面的光学微结构。
为了提升前光板的保护效能,较佳地,该出光面涂有另一光学胶,以使该前光板与一保护面板黏合组接,由此,即可通过该保护面板提升前光板的抗磨或防刮等能力。
较佳地,各该光学微结构的最大深度介于1.4~1.6μm,以避免使用者直视即可窥见光学微结构,而影响画面显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7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