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垫体及具有该垫体的组合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4905.0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4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姚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力九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7/04 | 分类号: | A47C27/04;A47C2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体 包覆体 缓冲空间 支撑体 外部大气 可伸缩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 弹性缓冲 进气状态 内部气体 排气状态 透气结构 压力消除 体内部 透气孔 包覆 久坐 外周 连通 闷热 呼吸 交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体,包括支撑体和包覆在支撑体外周的包覆体,支撑体为可伸缩弹性体且其与包覆体之间形成可缩胀的缓冲空间,包覆体上设有将外部大气与可缩胀的缓冲空间连通的透气结构;垫体具有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弹性缓冲丝的设置,使该垫体内部的形成有多个可缩胀的缓冲空间,并且利用包覆体上的透气孔,使得该垫体在受到压力或压力消除时,内部气体可与外部大气发生交换;进而使得该垫体呈现如呼吸般的效果,以避免该垫体因久坐或是久卧而产生过度闷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体及具有该垫体的组合垫。
背景技术
传统的垫体,诸如坐垫、床垫等等,为了提升乘坐或躺卧时的舒适感,由传统的弹簧演变成泡棉再渐渐被记忆棉所取代,然而不论是泡棉或是记忆棉都存在着透气性较差的缺点,为了改善泡棉或是记忆棉的透气性,大多业者采用在泡棉或是记忆棉上形成有多个透气孔,进而标榜为能呼吸的泡棉或是记忆棉。然而,不论是泡棉或是记忆棉,其本身是由一大块的发泡材料裁切而成,该发泡材料本身密度高,是造成透气性差的主要原因,即便上方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但改善效果有限,人体所产生的热气仍会囤积在该泡棉或是该记忆棉内。
中国专利CN104955359A,其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床垫系统,包含有一中心床垫区段、一头部床垫区域以及一脚部床垫区域,每一该床垫区域是由多个床垫模块所组成,且每一该床垫模块包含有一核芯层以及一软胶层。其利用多个该床垫模块的组合,能够使人体的肩膀、手臂陷入该些相邻的床垫模块内,减少压迫感,以提升睡眠时的舒适性。然而,该些床垫模块是利用该核心层与该软胶层所组合,其同样具有散热不易的问题,虽然能够解决睡眠的舒适性,但久躺后的闷热感仍会影响睡眠。
鉴于此,如何在保证乘坐或躺卧舒适感的前提下,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久坐或是久卧而产生过度闷热感的垫体,即为行业内急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垫体,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其可以避免久坐或是久卧而产生过度闷热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垫体,包括支撑体和包覆在支撑体外周的包覆体,支撑体为可伸缩弹性体且其与包覆体之间形成可缩胀的缓冲空间,包覆体上设有将外部大气与可缩胀的缓冲空间连通的透气结构;垫体具有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当垫体受压,可缩胀的缓冲空间被压缩减小,可缩胀的缓冲空间内的空气经透气结构排出,垫体处于排气状态;当垫体上的压力消除,可缩胀的弹性缓冲空间被释放增大,外部大气经透气结构进入到可缩胀的缓冲空间内,垫体处于进气状态。
优选地,支撑体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由一根或多根弹性缓冲丝以不规则线条型且纵横交错的方式构成,弹性缓冲丝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的网孔内部空间构成可缩胀的缓冲空间。
优选地,构成支撑主体的弹性缓冲丝的材质为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透气结构包括开设在包覆体的一侧或多侧壁上的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地,垫体还包括包覆在包覆体的外周的外袋体,外袋体上形成有可开启与闭合的第一袋口部。
优选地,外袋体由透气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组合垫,组合垫包括有多个本实用新型所述叙述的垫体和具有安装多个垫体的安装空间的外披覆体。
优选地,安装空间包括多个独立设置的安装子空间,多个垫体分别对应的安装在多个安装子空间内。
优选地,多个安装子空间成排成列设置。
优选地,外披覆体上形成有可开启与闭合的第二袋口部。
优选地,外披覆体还包括有位于多个安装子空间上方的收纳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力九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力九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4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