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0605.5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8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夏召祥;苗祥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轴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转轴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经常用到,如笔记本,翻盖手机等,但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多,现有产品对转轴的要求越来越多,除了正常使用的标准化转轴之外,市场上需要越来越多的非标定制转轴来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
为满足实际生产中转轴可与其它零部件配合需求,现有技术中设计有一种非标定制转轴其具体结构为:包括有内转轴20和外转轴30,内转轴20包括有内转轴壳体201和插装孔202,外转轴30包括有外转轴壳体301和插装柱302,正常的使用情况下,外转轴30通过插装柱302插装在内转轴20的插装孔202内实现两者配合后可以自由旋转,但此种非标转轴为满足实际生产应用需求还需要与其他配合壳体或者零部件40配合,如图1所示,但由于内转轴壳体201在旋转的过程中,斜边长度大于直边长度,因此当斜边转到当前直边所在的位置,即图1中的内转轴壳体2与零部件40的接触边50位置时,会由于接触边50配合处的间距不够导致干涉,无法继续旋转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可与其它零部件配合的非标转轴结构存在的与其它的部件连接旋转时由于旋转间隙不够导致的容易发生旋转干涉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所提出的转轴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转轴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组件、第二转轴组件、位置检测组件、复位件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其包括:第一壳体,
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通电后可产生磁性;
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其包括第二壳体,
第二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通电后可产生磁性;
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位置相对设置且通电后磁极相反,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弹开;
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所述位置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用于检测第二壳体转动到干涉位置或离开干涉位置时发信号给控制模块;
所述复位件,用于将弹出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复位;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或/和第二壳体内。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上的至少一个位置检测开关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的至少一个位置检测孔。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检测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上光电感应开和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的感应片。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第一磁性件或/和第二磁性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或弹性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插装到第二壳体内的插装部,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插孔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环绕所述插孔设置的圆形凸台,所述插装部插入所述插孔内且凸出所述圆形凸台,其端部通过定位件固定,所述定位件外径大于所述圆形凸台的外径,所述复位件套设在所述插装部上且一端抵靠在所述定位件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圆形凸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插装部为插装柱,所述插装柱的外径等于所述插孔的内径,所述圆形凸台的内径大于所述插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均为通电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通过卡接或紧固件紧固在所述插装部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插装部背向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内,所述第二磁性件套设在所述圆形凸台上。
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06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