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凑拉伸试样裂纹扩展速率测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8004.5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6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彭群家;董立谨;韩恩厚;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6 | 分类号: | G01N3/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 拉伸 试样 裂纹 扩展 速率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凑拉伸试样裂纹扩展速率测量的装置,可应用于紧凑拉伸试样疲劳裂纹扩展、应力腐蚀开裂、腐蚀疲劳等实验的连续高精度测量。该装置的GPIB卡和多路大功率继电器卡插入计算机的PCI总线插槽,GPIB卡通过GPIB线缆依次与纳伏微欧表、数据切换单元、直流电源相连接;多路大功率继电器卡分别通过屏蔽导线或双绞绝缘铂丝与直流电源、紧凑拉伸试样连接,数据切换单元分别通过屏蔽导线或双绞绝缘铂丝与紧凑拉伸试样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继电器开关实现直流电方向的反转,解决引线与试样接触电阻及引线两端温差产生的电势对测量精度与稳定性的干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裂纹扩展研究领域,具体为一种紧凑拉伸试样裂纹扩展速率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裂纹扩展研究中,柔度法和电位法是两种常用的裂纹扩展速率测量方法。柔度法不适用于高温环境中测量,其分辨率也较低。电位法弥补柔度法的不足,并且可实现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测量。电位法根据所采用电源的类型可分为直流电位法和交流电位法,传统的直流电位法与交流电位法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但其在抗干扰和热干扰性能方面劣于交流电位法。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材料本身电阻率变化,例如:对于通入3A直流电不锈钢紧凑拉伸试样,如环境温度变化1℃,传统直流电位法测得裂纹面电位降波动可达3~5μV。而且,电位测量引线与试样的接触电阻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传统直流电位法的测量稳定性及精度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直流电位法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拉伸试样裂纹扩展速率测量的装置,通过控制继电器开关实现直流电方向的反转,解决引线与试样接触电阻及引线两端温差产生的电势对测量精度与稳定性的干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紧凑拉伸试样裂纹扩展速率测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计算机、GPIB卡、多路大功率继电器卡、纳伏微欧表、数据切换单元、直流电源、屏蔽导线或双绞绝缘铂丝,GPIB卡和多路大功率继电器卡插入计算机的PCI总线插槽,GPIB卡通过GPIB线缆依次与纳伏微欧表、数据切换单元、直流电源相连接;多路大功率继电器卡分别通过屏蔽导线或双绞绝缘铂丝与直流电源、紧凑拉伸试样连接,数据切换单元分别通过屏蔽导线或双绞绝缘铂丝与紧凑拉伸试样连接。
所述的紧凑拉伸试样裂纹扩展速率测量的装置,继电器卡具有四个继电器,分别为:继电器一、继电器二、继电器三、继电器四,每个继电器各有两个接线端,分别为接线端a和接线端b;高稳定直流电源的电流输出端正极连接至继电器一的接线端a,负极连接至继电器二的接线端a,线缆采用双绞线;继电器三的接线端a与继电器一的接线端a相连,继电器四的接线端a与继电器二的接线端a相连,继电器三的接线端b与继电器二的接线端b相连,继电器四的接线端b与继电器一的接线端b相连接,屏蔽导线或双绞绝缘铂丝分别从继电器一的接线端b和继电器二的接线端b引出,并分别点焊至紧凑拉伸试样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当继电器一和继电器二闭合,继电器三和继电器四打开时,电流由紧凑拉伸试样的上表面流入、下表面流出;当继电器三和继电器四闭合,继电器一和继电器二打开时,电流由紧凑拉伸试样的下表面流入、上表面流出。
所述的紧凑拉伸试样裂纹扩展速率测量的装置,数据切换单元的电压信号输入端通过两组屏蔽导线或双绞绝缘铂丝与紧凑拉伸试样点焊连接,其中一组屏蔽导线或双绞绝缘铂丝点焊至紧凑拉伸试样左侧面切口的对角线位置,另一组屏蔽导线或双绞绝缘铂丝点焊至紧凑拉伸试样的右侧面。
所述的紧凑拉伸试样裂纹扩展速率测量的装置,数据切换单元带通道多路复用器,具备四个以上电压切换通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采用紧凑拉伸试样裂纹扩展速率测量的装置,可实现多个紧凑拉伸试样裂纹扩展长度的连续高精度测量。
第二,本实用新型在紧凑拉伸试样上右侧面增加一对参比电极,校正环境温度波动引起的试样裂纹面电位降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8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塑料检查井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造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