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炼机用碳/碳复合材料密封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9701.4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1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廖寄乔;刘学文;谭周建;李丙菊;石磊;王冰泉;李军;王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0 | 分类号: | F16J15/30;F16N1/00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107 | 代理人: | 陈禧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炼机用碳 复合材料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环,具体地说是一种密炼机用碳/碳复合材料密封环,特别是涉及一种寿命长与安全性好的密炼机用碳/碳复合材料密封环。
背景技术
密炼机是现代橡胶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主要用于橡胶的塑炼和混炼。其转子密封装置一般为机械密封和液压密封两种形式,采用接触式端面密封的原理,设置一对相对转动的密封环——动环与静环组成的平面摩擦副。密封环采用金属材料加工,为了提高密封环的耐磨性,摩擦面上往往堆焊硬质耐磨合金,并在工作过程中,会通过注油孔往两环的摩擦面上注入高压润滑油,以增加摩擦副的耐磨性,并阻止物料外泄。
采用碳/碳复合材料制备的密封环由于其耐磨性好,耐高温,有自润滑功能,密封性能好,已经在密炼机上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推广,不仅节省了润滑油的使用,还因为减少了润滑油对橡胶的污染,大大提高了橡胶的品质;且该密封环本身使用耐磨,寿命长,受到了橡胶企业的欢迎。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碳/碳复合材料强度远低于钢材,存在注油孔连接螺纹强度与润滑油压力不匹配的情况,加上油管的油压比较高,设备维修时要拆卸油管,密封环油管连接处比较容易坏,从而影响整个密封环的寿命与安全性。
为此,专利号为201310531423.1,申请日为2013.11.01,发明名称为密炼机用组合密封环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注油孔内固定安装有带有连接螺纹的金属内胆、定位块,所述金属内胆靠环体的非摩擦面一侧;所述定位块靠环体的摩擦面一侧,定位块通过骑缝螺丝或中心设有通孔的堵头固定在环体上,定位块骑缝螺丝、堵头均由碳/ 碳复合材料制成。但是,金属内胆和定位块的接触面积不大,时间长了也容易坏,效果并不好,且加工复杂,安装不方便;更重要的是通常油孔直径只有4毫米,进油管的外螺纹一般为M10,金属内胆主体外径至少大于12毫米,其外台阶至少直径14毫米,为了安装定位块,就相当于把原来油孔的直径4毫米扩大到至少直径14毫米,这样,大大降低了密封环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寿命长与安全性好的密炼机用碳/碳复合材料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密炼机用碳/碳复合材料密封环,它包括由碳/碳复合材料制成的环体,环体上设有注油孔,注油孔内靠近非摩擦面一侧安装有螺丝套,所述螺丝套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加工了内螺纹和外螺纹,注油孔加工有与螺丝套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螺丝套与注油孔外螺纹连接,注油管与螺丝套的内螺纹匹配,螺丝套与环体之间至少设有2个以上用于安装固定销的固定销孔,固定销孔以注油孔的轴向中心均布。
为更好地固定螺丝套,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销孔与固定销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销为金属圆柱销。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对碳/碳复合材料制成的环体加工量少,强度损失小,既保证了注油孔内螺丝套不能上下移动和旋转,也尽可能保证了密封环的强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密封环的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处放大视图;
图4是图2的B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图4可知,一种密炼机用碳/碳复合材料密封环,它包括由碳/碳复合材料制成的环体2,环体2上设有注油孔4,注油孔4内靠近非摩擦面一侧安装有螺丝套1,所述螺丝套1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加工了内螺纹和外螺纹,注油孔4加工有与螺丝套1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螺丝套1与注油孔4外螺纹连接,注油管与螺丝套1的内螺纹匹配,螺丝套1与环体2之间至少设有2个以上用于安装固定销3的固定销孔,固定销孔以注油孔4的轴向中心均布。
为更好地固定螺丝套1,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销孔与固定销3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销3为金属圆柱销。
通常,碳/碳复合材料密封环的环体2上需要加工数个注油孔4,注油孔4通过油管接头上面的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9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