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7101.4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5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奕;何力;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翔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魏骞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针体 手柄 针托 本实用新型 导向装置 定位槽 医用穿刺针 医用导丝 穿刺 穿刺深浅度 穿刺针头 定位准确 穿刺针 卡槽卡 引流孔 卡槽 外壁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穿刺针,包括:手柄、连接块、针托柄、定位槽、外套、导向装置、穿刺针体、引流孔与穿刺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穿刺针体的一侧,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手柄与穿刺针体之间,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穿刺针体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外套套设在所述穿刺针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针托柄,在针托柄上开设有卡槽,医用导丝可通过卡槽卡设在针托柄的外壁上,可借助医用导丝提前定位,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在外套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可以通过定位槽定好穿刺深浅度,或直接用外套上的导向装置定位,穿刺针可以通过导向装置,按照既定的方向穿刺,进一步达到了定位准确,穿刺精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穿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穿刺针是一种医疗器械,可用于实体肿瘤和不明肿瘤等的活组织取样、吸取细胞。现在常规活检针多为针刺活检,该方法虽操作简便,较为安全,目前现有的穿刺针多为实心结构,采用的方法通常为确定切口后,医师进针,将实心的穿刺针通过切口直接刺入皮肤,需要凭借个人经验,确认穿刺部位,然后将引流管顺穿刺道方向插入,取出穿刺针。这样的操作具有盲目性,穿刺深度不宜掌握,手柄不宜握持,容易滑落,一般须有经验医师进行操作。有时体型较为肥胖的患者不易寻找和定位穿刺点,有可能导致穿刺道与分离道不在同一路径,从而引发皮下气肿、皮下出血的术后不良反应,有时还因操作者的原因或材料的原因使穿刺针体与穿刺针头定位不准确,使穿刺不成功,也会给患者带来伤害,并给操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而且目前现有的穿刺针通常不具有可调性,当遇到较韧的软组织,不能做一个切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穿刺针,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针托柄,在针托柄上开设有卡槽,医用导丝可通过卡槽卡设在针托柄的外壁上,可借助医用导丝提前定位,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在外套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可以通过定位槽定好穿刺深浅度,或直接用外套上的导向装置定位,穿刺针可以通过导向装置,按照既定的方向穿刺,进一步达到了定位准确,穿刺精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穿刺针,包括:手柄、连接块、针托柄、定位槽、外套、导向装置、穿刺针体、引流孔与穿刺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穿刺针体的一侧,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手柄与穿刺针体之间,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穿刺针体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外套套设在所述穿刺针体的外侧,所述外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针托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针托柄相互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套的外侧壁上,所述针托柄与所述外套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装置与所述外套,所述引流孔开设在所述穿刺针体上,所述穿刺针头设置在所述穿刺针体的另一端,所述穿刺针头与所述穿刺针体相互为一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引流孔开设有3-5个。
进一步,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防滑凸点。
进一步,所述针托柄上开设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针托柄,在针托柄上开设有卡槽,医用导丝可通过卡槽卡设在针托柄的外壁上,可借助医用导丝提前定位,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在外套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可以通过定位槽定好穿刺深浅度,或直接用外套上的导向装置定位,穿刺针可以通过导向装置,按照既定的方向穿刺,进一步达到了定位准确,穿刺精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手柄上设置有防滑凸点,可以防止穿刺针在进行穿刺的时候从医师手中滑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穿刺针体上开设有若干引流孔,可增加引流作用,防止形成栓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节省时间,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翔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翔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7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