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辅助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6338.0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0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杜一薇;杜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一薇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B60R1/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视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辅助视镜。
背景技术
常规的汽车后视镜一般存在一定的盲区,如汽车前后轮区、侧下方和侧后方等区域。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常见的做法是在后视镜镜体上固定附加辅助视镜,通常该辅助视镜和后视镜是相对固定的,一般无法调整辅助视镜镜体的空间位置,导致该辅助视镜的可视区域比较固定、狭窄,难以满足驾驶者观看汽车周围多个盲区的需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33633U公开了一种汽车前轮外侧视线无盲点广角镜,其特征在于由凸面广角镜、镜壳、支撑杆、带L型夹片的固定座组成固定在汽车左右后视镜的上方,在靠近镜壳边缘设置万向球型结构与支撑杆连接;与镜壳连为一体的凸面广角镜能以不同的角度作调整,以便让驾驶员通过凸面广角镜的反照观察到汽车前轮外侧的路况。该专利通过设置万向球型结构使得镜壳能以不同的角度作调整,但是,其转动半径以镜壳的高度为限,因而大大限制了其空间位置调整的范围,进而限制了其可观察盲区的范围。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712539U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其是在后视镜镜体上安有一附加镜基座,在附加镜上安有一连接软管,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安装于附加镜基座中,附加镜通过连接软管及附加镜基座安装在后视镜上。该专利通过安有一连接后视镜镜体和附加镜基座的连接软管来实现附加镜的空间位置调整,该技术构思具备实用性需有一前提,即该柔性软管在调整其位置时需具备足够的柔性,以便驾驶者调整其位置,而在驾驶时又要求其具备足够的刚性,以实现在汽车行驶时造成的颠簸或震动抑或是风吹雨打造成的外力干扰下不变形。显然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特殊性能的材料,所以该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310072882.8公开了一种汽车辅助视镜,包括固定座、连杆、镜体,所述镜体包括镜壳和镜片,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汽车后视镜的周缘,所述镜体连接于所述连杆的顶端,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活动台,所述连杆的底端连接于所述活动台上,所述连杆的底端和所述活动台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旋转机构,藉之连杆可以自身为转轴相对于活动台旋转或固定,所述活动台与所述固定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旋转机构,藉之活动台可相对于固定座旋转或固定。因此,通过连杆及活动台的旋转运动的叠加,可以方便地调整镜片的空间位置及角度,因而可以实现辅助驾驶者观察多个盲区的技术效果。该专利方案虽然提出了通过调节装置实现观察视野的调整,但是其采用平面镜作为观察载体,观察视野本身受到很大局限,另外,该方案采用的调节方式需要站在车身外部进行调节,而驾驶员必须在驾驶位进行观察是否达到最佳观察效果,因此在调节时,需要至少两个人进行配合,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辅助视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视镜无法观察汽车车头前侧方以及调整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辅助视镜,包括固定座和镜体,所述镜体为三棱柱体透镜,且所述三棱柱体透镜的其中一个棱角不小于90°,所述镜体竖直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连接在调节箱体内,所述支撑杆在所述调节箱体内的一段设置有传动蜗轮,与所述传动蜗轮配合的设置有传动蜗杆,所述传动蜗杆水平伸出所述调节箱体,与所述传动蜗轮和传动蜗杆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还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箱体紧固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弧形齿条,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固定座内,与所述弧形齿条配合的设置有调节旋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棱柱体透镜,改变了汽车视镜的成像方式,由于三棱柱体透镜特有的先折射、后反射再折射的成像方式,使得使用较小的透镜就能得到较大的观察视野,并且透镜所成的像仍然为等比例成像,十分适合用于观察汽车车头侧边的情况;为了获得更大的视野范围,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二级调整方案,即采用蜗轮蜗杆对竖直布置的透镜进行自转调节,以及采用弧形齿轮和调节旋钮对透镜以固定座为圆心进行公转调节,满足了驾驶员的视野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和传动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蜗杆与加长杆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一薇,未经杜一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6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胶公仔(萌萌兔)
- 下一篇:一种承载装置及半导体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