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累积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6279.7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3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黄义荣;胡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罗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68 | 代理人: | 李永华,张广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累积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采样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连续累积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等流体常常是由多种组分构成的混合物,主要有甲烷、乙烷等烃类组分和氮气、二氧化碳等常见的非烃类组分,也包含硫化合物、水和汞等有毒物质,天然气交易计价时要进行燃烧值的测量,因此常常需要对其进行采样分析。然而现有的天然气采样装置多为瞬时点样采样,难以做到连续累积采样,难以保证天然气燃烧值的准确性和样品代表性,同时难以保证采样装置内部没有杂质气体,如无法将采样钢瓶里的空气等杂质完全排出,把采样钢瓶清洗干净,从而导致现有的采样装置采集的样品化验分析结果准确性低,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将装置内部空气或杂质完全排出、样品更具代表性、采集的样品化验分析结果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的连续累积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续累积采样装置,用于采集流体的样品,所述连续累积采样装置包括动力装置、控制装置、气泵、采样管、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采样瓶;所述动力装置根据控制装置产生的信号来驱动所述气泵对所述采样管中的流体进行采样;所述采样瓶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采样瓶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通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连续累积采样装置还包括仪表箱,所述气泵收容于所述仪表箱内,所述仪表箱关闭时是密闭不透气的,所述仪表箱内设调压阀、电磁阀及控制装置,所述调压阀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通所述气泵,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调压阀和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内装有高压动力气,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高压动力气经调压阀和电磁阀来驱动所述气泵进行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气泵上设有调节器,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调节器控制所述气泵的取样量。
进一步的,所述采样管设有阀I,所述气泵下端设有阀II,所述阀I和所述阀II控制所述采样管与所述气泵的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气泵和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交接点之间还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上设有控制所述三通阀开合的阀III,所述三通阀的一端连接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设有控制所述第三通道开合的阀IV。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道上设有阀V和阀VI,所述阀V、所述阀VI设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交接点和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的交接点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续累积采样装置还包括排放管,所述排放管设于所述阀V 和所述阀VI之间并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排放管还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采样瓶的连接方式为快拔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采样瓶外壁设有标尺,所述标尺用于标明所述采样瓶的容量和采集样品的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累积采样装置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分别连接采样瓶,所述采样瓶外壁设活塞,通过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进气,所述活塞便于用样品气来清洗采样装置和采样瓶,将采样装置和采样瓶的空气等杂质清洗排除干净,确保后续的采集的样品不混入杂质,使得采集的样品化验分析结果准确性高、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累积采样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累积采样装置,所述连续累积采样装置包括动力装置10、气泵20、采样管30、第一通道40、第二通道50及采样瓶60,所述连续累积采样装置主要用于对流体进行采样,如天然气,石油,水,食用油,液态的酸碱溶液等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罗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罗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6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