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确控制炼钢中压泵组水压流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4409.3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张义春;李建军;张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国丰第二冷轧镀锌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F04B49/20;C21C5/46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6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确 控制 炼钢 中压泵组 水压 流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系统炼钢冷却水供水节能降耗装置,具体是一种精确控制炼钢中压泵组水压流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炼钢中压泵组系统的水泵采用阀门调节的方式控制水压和流量。存在的问题是:(1)无论系统工况怎样变化电动机仍处于工频态运行,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用阀门控制负载流量时,有ΔN功率被损耗浪费掉了,且随着阀门开度的减小这个损耗还要增加;(2)由于采用人为调节阀门,不能够及时准确地调节阀门开度,很有可能出现调整不及时,这样就会造成电能损失,或者调整不合适导致设备冷却不足等状况发生;(3)由于现场水泵阀门多且较为分散,均处于人为控制,有时会出现阀门关闭不及时等情况,不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调节;(4)启动时对电网冲击大,设备长期高速运转,磨损严重,寿命短,工作噪音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精确控制炼钢中压泵组水压流量的装置,其根据冷却水分支管道上的冷却水压力和流量的变化,由PLC控制器控制变频器进而控制水泵电机,改变电机转速和水泵转速,自动调节冷却水总管道的流量及压力,在保证设备冷却要求的情况下,降低水泵转速,节能降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确控制炼钢中压泵组水压流量的装置,包括PLC控制器、水泵电机、水泵,水泵的冷却水总管道上设置有水泵出口流量及压力传感器,通向被冷却设备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分口冷却水流量及压力传感器,水泵出口流量及压力传感器和分口冷却水流量及压力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变频器连接水泵电机,水泵电机通过变频调节水泵转速,水泵转速信号反馈至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被冷却设备包括1#转炉、1#转炉烟道、2#转炉、2#转炉烟道、1#LF炉、2#LF炉、1#RH炉、2#RH炉,通向1#转炉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1#转炉冷却水流量及压力传感器,通向1#转炉烟道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1#转炉烟道冷却水流量及压力传感器,通向2#转炉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2#转炉冷却水流量及压力传感器,通向2#转炉烟道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2#转炉烟道冷却水流量及压力传感器,通向1#LF炉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1#LF炉冷却水流量及压力传感器,通向2#LF炉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2#LF炉冷却水流量及压力传感器,通向1#RH炉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1#RH炉冷却水流量及压力传感器,通向2#RH炉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2#RH炉冷却水流量及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1#转炉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1#转炉冷却水调节阀门,2#转炉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2#转炉冷却水调节阀门,1#转炉烟道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1#转炉烟道冷却水调节阀门,2#转炉烟道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2#转炉烟道冷却水调节阀门,1#LF炉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1#LF炉冷却水调节阀门,2#LF炉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2#LF炉冷却水调节阀门,1#RH炉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1#RH炉冷却水调节阀门,2#RH炉的冷却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2#RH炉冷却水调节阀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由于冷却水总管道的总流量为各冷却水分支管道水流量之和,水泵的总流量与变频器的频率成正比,变频率频率与水泵电机和水泵的转速也成正比;因此,只要水泵转速不发生变化,总流量就不会变化。而当某一被冷却设备停机无需冷却时,该冷却水分支管道上的冷却水阀门就要关闭,也就意味着流量为零,此时其他各冷却水分支管道流量就会增加,也就出现了冷却水盈余的状态发生。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降低变频器的频率改变电机转速和水泵转速,来降低总流量,使其他各冷却水分支管道流量的流量恢复到以前冷却状态的流量,也就是说,在保证冷却水流量和压力满足设备冷却的条件下,降低转速,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制信号传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国丰第二冷轧镀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国丰第二冷轧镀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4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的SMA框架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移动清灰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