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液氮添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3955.5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0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文;刘德汞;王玲玲;陈强;李莉;许东利;刘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表面积 孔径 分析 液氮 添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的辅件,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液氮添加器。
背景技术
全自动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在样品分析测试过程中,需要液氮作为冷却液提供一个低温环境才能够保证测试的正常进行。但是由于盛装液氮的专用杜瓦瓶体积是有限的,液氮又是一种极其容易挥发的液体,因此随着测试的进行,液氮将不断挥发从而造成液氮面的下降,极其容易造成装有样品的样品管部分暴露在液氮面之上,这会导致分析过程被迫停止。而且由于全自动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和盛装液氮的杜瓦瓶的特殊构造,在测试过程中进行液氮添加容易造成外漏和喷洒,并可能因此造成人员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全自动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在样品测试过程中液氮不断挥发,造成分析结果不准,测试被迫停止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液氮添加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物理吸附仪样品管进样器,它包括液氮接收器,液氮接收器下端连接“Z”字形液氮传输管,底座固定器位于“Z”字形液氮传输管首次转折处下方。
所述液氮接收器为圆锥管状结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
所述“Z”字形液氮传输管是具有一定折叠型的管状结构,“Z”字形液氮传输管尾管长度能够完全进入杜瓦瓶内部。
所述“Z”字形液氮传输管折叠处的角度为120°。
所述底座固定器的底部是圆盘结构,其上端圆柱与传输管连接。
所述液氮接收器与“Z”字形液氮传输管外侧均添加隔热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液氮添加器能够在样品测试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液氮,避免了测试过程中由于液氮的挥发造成的装有样品的样品管部分暴露在液氮环境外所产生的分析结果不准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操作人员由于液氮外漏和喷洒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液氮添加器,包括液氮接收器1,液氮接收器1下端连接“Z”字形液氮传输管3,底座固定器2位于“Z”字形液氮传输管2首次转折处下方。
液氮接收器1为圆锥管状结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
“Z”字形液氮传输管3是具有一定折叠型的管状结构,“Z”字形液氮传输管3尾管长度能够完全进入杜瓦瓶5内部,“Z”字形液氮传输管3折叠处的角度为120°。
底座固定器2的底部是圆盘结构,其上端圆柱与“Z”字形液氮传输管3连接,用于支撑“Z”字形液氮传输管3。
液氮接收器与“Z”字形液氮传输管外侧设有隔热层。
如图2所示,使用液氮添加器时,通过底座固定器2可以将“Z”字形液氮传输管3稳定固定在杜瓦瓶5的顶部。在全自动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4样品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将液氮添加到液氮接收器1中,随后通过液氮传输管3注入到杜瓦瓶5中,从而保证样品管6部分浸在液氮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液氮添加器能够在样品测试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液氮,避免了测试过程中由于液氮的挥发造成的装有样品的样品管部分暴露在液氮环境外所产生的分析结果不准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操作人员由于液氮外漏和喷洒造成的伤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师范学院,未经信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39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头、连接器及电子器件
- 下一篇:一种设备使用状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