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防压疮护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3356.3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7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卞兰峥;崇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囊 收纳袋 底垫 围杆 注水囊 防压 支腿 海绵套 移动轮 护垫 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一端封闭 一端开口 有效预防 左右对称 长条形 充气口 掉落 上套 压疮 翻身 护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防压疮护垫,包括底垫、充气囊、收纳袋、注水囊、围杆、海绵套、支腿和移动轮,底垫上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截面呈扇形的充气囊,充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充气囊上部设置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收纳袋,收纳袋一端开口设置,另一端封闭设置,收纳袋内设置有注水囊,底垫上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围杆,围杆上套设有海绵套,底垫底部设置有支腿,支腿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本实用新型注水囊有效预防压疮形成,充气囊减轻护理人员为儿童患者翻身时的工作强度,围杆防止儿童患者从防压疮护垫上掉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领域,具体是儿童防压疮护垫。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行动不便的患者,多在身体受压的骨突部位,肩胛骨、枕骨和脚跟部等会产生压疮,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影响学业循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压疮在康复治疗和护理中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在临床护理中,儿童患者存在理解能力差、不能自主翻身和配合性差等特点,所以在护理人员给儿童患者预防压疮护理时带来很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有效预防压疮形成,减轻护理人员为儿童患者翻身时的工作强度的儿童防压疮护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儿童防压疮护垫,包括底垫、充气囊、收纳袋、注水囊、围杆、海绵套、支腿和移动轮,底垫上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截面呈扇形的充气囊,充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充气囊上部设置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收纳袋,收纳袋一端开口设置,另一端封闭设置,收纳袋内设置有注水囊,底垫上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围杆,围杆上套设有海绵套,底垫底部设置有支腿,支腿底部设置有移动轮。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底垫底部设置有容纳支腿和移动轮的凹槽,支腿上端转动设置于凹槽内。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注水囊为圆柱状硅胶水囊。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收纳袋为无纺布材质。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充气囊与底垫之间通过魔术贴粘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注水囊有效预防压疮形成,充气囊减轻护理人员为儿童患者翻身时的工作强度,围杆防止儿童患者从防压疮护垫上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垫的俯视图;
图3为底垫的仰视图。
图中标号为:1-底垫、101-凹槽、2-充气囊、3-收纳袋、4-注水囊、5-围杆、6-海绵套、7-支腿、8-移动轮、9-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儿童医院,未经南京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3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护理垫
- 下一篇: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