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汽车发动机缸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3083.2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蔡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以波 |
主分类号: | F02F1/36 | 分类号: | F02F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汽车发动机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汽车发动机缸盖。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盖安装在缸体的上表面上,从上密封缸体并构成燃烧室。现有的发动机缸盖功能单一,散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发动机缸盖,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汽车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本体,所述缸盖本体设有进油孔及安装孔,所述进油孔置于缸盖本体的侧面上,且呈L型通道连通至缸盖本体的内表面,所述缸盖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进油孔启闭的控制开关及冷却型腔,所述冷却型腔的上表面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内设有无纺布,所述冷却型腔内装有水。
所述控制开关包括阀杆及阀芯,所述阀杆连接控制阀芯,所述阀芯置于进油孔内。
所述阀芯与进油孔之间设有橡胶密封面,所述阀杆顶部连接拧盖,所述拧盖置于缸盖本体的外表面上。
所述冷却型腔的底面为凹凸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分发动机缸盖功能单一及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该新型汽车发动机缸盖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设置散热结构,散热效果好,同时也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还设有控制开关,对进油操作控制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缸盖本体1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盖本体;2、进油孔;3、控制开关;31、阀杆;32、阀芯;33、拧盖;4、冷却型腔;5、散热孔;6、无纺布;7、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结合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本体1,所述缸盖本体1设有进油孔2及安装孔7,安装孔7用于将缸盖本体1固定安装在缸体上;所述进油孔2置于缸盖本体1的侧面上,且呈L型通道连通至缸盖本体1的内表面,所述缸盖本体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进油孔2启闭的控制开关3及冷却型腔4,所述冷却型腔4的上表面设有散热孔5,散热孔5内设有无纺布6,优选地,所述无纺布5呈中间向外凸起结构设置,即通过散热孔5处通过弧形支撑架将无纺布6撑开呈雨伞形状,在防止尘物进入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止水等液体进入,保护冷却型腔,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冷却型腔4内装有水,利用水比热比较大的物理特性,吸热特性比较好,对缸体内的热起到冷却作用,同时设有冷却型腔4,减少缸盖本体1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控制开关3包括阀杆31及阀芯32,所述阀杆31连接控制阀芯32,所述阀芯32置于进油孔2内,优选地,该控制开关3选用球阀的结构原理。
所述阀芯32与进油孔2之间设有橡胶密封面,所述阀杆31顶部连接拧盖33,所述拧盖33置于缸盖本体1的外表面上,通过手动旋拧拧盖33可快速控制进油孔2的启闭,操作简单,缸体会缸盖本体1维修维护时方便。
所述冷却型腔4的底面为凹凸结构,增大冷却型腔4内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更大程度起到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改善了现有分发动机缸盖功能单一及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该新型汽车发动机缸盖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设置散热结构,散热效果好,同时也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还设有控制开关,对进油操作控制方便,功能多样,实用性强。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以波,未经蔡以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3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调速装置
- 下一篇:应用于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机的压缩比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