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的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2723.8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7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娟;周三连;唐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226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管 衔接管 环形气囊 内壁 外壁 胃管 环形凹槽 可拆卸的 底端 气管 本实用新型 环形加强筋 穿过 按压气囊 病人活动 顶端设置 气管顶端 外壁设置 医疗费用 满意度 拔管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胃管,包括第一节管和第二节管,所述第一节管顶端设置有衔接管,所述第二节管底端穿过所述衔接管内部与所述第一节管连接,所述衔接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环形加强筋,所述衔接管内壁底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节管外壁底部设置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所述第二节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底端与所述环形气囊连接,所述气管顶端穿过所述第二节管的外壁设置有按压气囊。有益效果为:便于病人活动,避免胃管意外拔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拆卸的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现有的胃管为一条整管,胃管外露太长,不仅不方便病人活动,而且容易导致意外拔管,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危害,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拆卸的胃管,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拆卸的胃管,包括第一节管和第二节管,所述第一节管顶端设置有衔接管,所述第二节管底端穿过所述衔接管内部与所述第一节管连接,所述衔接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环形加强筋,所述衔接管内壁底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节管外壁底部设置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所述第二节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底端与所述环形气囊连接,所述气管顶端穿过所述第二节管的外壁设置有按压气囊。
进一步,所述按压气囊侧端设置有供气阀门。
进一步,所述按压气囊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绑带。
进一步,所述第二节管底面外缘设置有环形圆角。
进一步,所述第一节管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节管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第一节管的长度为70-80cm。
进一步,所述衔接管的长度为10-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注食时,通过衔接管将第一节管与第二节管连接,注食结束后,可以取下第二节管,既便于病人活动,又避免胃管外露太长导致意外拔管;同时将胃管第二节管的底端孔径设计等同于第一段的顶端,如果注入的食糜太稠,并第一时间在此阻塞,可以拆下清除,防止了胃管的尖部堵管率;因而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此外环形凹槽和环形气囊的配合使用,可以加固第一节管与第二节管的衔接的稳定性,从而防止注食时第一节管与第二节管脱离,进而保障胃管使用时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衔接管内部设置环形加强筋,可进一步加固衔接管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保障第一节管与第二节管衔接的稳定性,保障胃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拆卸的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节管;2、第二节管;3、衔接管;4、环形加强筋;5、环形凹槽;6、环形气囊;7、气管;8、按压气囊;9、供气阀门;10、固定绑带;11、环形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2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调节式单腔球囊扩张导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肠胃腹腔镜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