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绕机构和悬挂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2681.8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6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段杰芳;王俊涛;廖洪林;甘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30;B66D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悬挂设备 绕线 卷绕机构 卷绕装置 绕线轴 悬挂物 支架 电机 自动化设备 外表面具 运动过程 阵列排布 转子 固定的 抖动 螺纹 卷绕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卷绕机构和悬挂设备。本实用新型中,卷绕装置,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电机、与电机的转子固定的绕线轴以及绕线;绕线一端与绕线轴固定,另一端用于连接悬挂物;绕线轴的外表面具有螺纹。本实用新型中的悬挂设备,包括:多个上述卷绕装置,多个卷绕装置在水平面上阵列排布。本实用新型中的卷绕机构和悬挂设备,使得在卷绕悬挂物对应的绕线时,绕线的行程固定,使得悬挂物在运动过程中不易出现抖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卷绕机构和悬挂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见的绕线结构如图1a所示,即在电机轴上直接安装绕线轴,绕线轴2的中心孔相当于轴套,安装在电机上,与电机的转子连接,绕线1随着电机的旋转而卷绕或放松。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这种绕线结构只能用于绕线要求不高的场合。因为在物体上升下降的过程中,绕线在绕线轴上所绕的位置不受控制,可以随机前后移动,如图1b所示,L1、L2和L3分别不相同,卷绕后的各绕线间距不相同,从而导致物体会出现水平移动;另外,由于在线轴上所扰位置的变化,就造成绕线被绕在绕线轴上的长度出现变化,这样在多个卷绕机构同时工作,同步操控多个悬挂物的位置时,会导致各个电机下面悬挂物体的行进距离不一致。同时,卷绕位置的不规则变化不仅会影响绕线被卷起时的行程,还会影响松开绕线时的悬挂物的运动路线。这样,在悬挂物被提起放下的过程中,在远处对悬挂物的可视效果好像悬挂物在抖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机构和悬挂设备,使得在卷绕悬挂物对应的绕线时,绕线的行程固定,使得悬挂物在运动过程中不易出现抖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卷绕机构,包括: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转子固定的绕线轴以及绕线;所述绕线一端与所述绕线轴固定,另一端用于连接悬挂物;所述绕线轴的外表面具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悬挂设备,包括:多个如上述提到的卷绕机构,多个卷绕机构在水平面上阵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新增绕线轴的外表面的螺纹,使得卷绕机构在卷绕时,绕线会被引导而嵌入螺纹,这样,绕线被卷绕时相当于进行了自动排列,使得绕线在绕线轴上平均分布,且绕线轴每转一圈绕线走过的行程基本相同,不会因为绕线在绕线轴上的位置突变,而造成的绕线行程突变,即用户在远观时悬挂物的抖动,从而使得绕线一端的悬挂物的位置更精确。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卷绕机构和悬挂设备使得在卷绕悬挂物对应的绕线时,绕线的行程固定,使得悬挂物在运动过程中不易出现抖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的参数根据所述绕线的外径设置。根据绕线外径确定的螺纹参数,使得绕线在卷绕时卷绕位置更易被引导,且在快速持续的卷绕动作中,卷绕位置更易平均分布在绕线轴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的大径和小径的差值的一半为所述绕线直径的八分之七。限定八分之七的比例关系,可以更好地使得绕线被导入螺纹齿槽中。
作为进一步改进,螺纹为三角形螺纹。三角形螺纹可以进一步保证绕线被导入螺纹齿槽中,且不易滑脱。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线轴的两侧设有线轴挡板,所述线轴挡板垂直于所述绕线轴的轴线。设置于绕线轴两侧的线轴挡板可以避免绕线跳出绕线轴,从而避免绕线行程的大幅变化造成的悬挂物高度错误。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防跳线机构,所述防跳线机构与所述支架固定,所述绕线经所述防跳线机构连接所述悬挂物;所述防跳线机构具体包括:承载部和遮挡部;所述承载部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绕线经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悬挂物;所述遮挡部设于所述承载部上,以阻挡所述绕线移出所述承载部。利用承载部和遮挡部的配合,限定绕线在绕线轴和悬挂物之间的位置,使得进一步避免绕线从绕线轴上跳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2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光学薄膜卷扬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流提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