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开采瓦斯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8842.6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8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范育青;汪华君;关金锋;辛程鹏;李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B4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5517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开采 瓦斯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开采瓦斯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矿井内含有大量的瓦斯,当瓦斯到达一定浓度时遇火会产生爆炸,瓦斯爆炸不仅会严重摧毁矿井设施、中断生产,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传统煤矿开采中对瓦斯的排放和浓度监控上耗时耗力,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证;而且通常将抽出的瓦斯直接排入大气中,污染空气;抽取的瓦斯中会含有大量积水,大量积水会混着瓦斯一起运动,瓦斯泵要克服积水做大量的无用功,使得排放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也使得回收的瓦斯纯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矿开采瓦斯排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开采瓦斯排放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空气进入装置、瓦斯排出分离装置和放水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底座、万向轮,底座位于装置的下部,支架下端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空气进入装置包括空气风扇、空气泵和空气进入管,空气进入管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上端,空气进入管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空气风扇和空气泵;所述瓦斯排出分离装置包括瓦斯风扇、瓦斯泵、泵自动控制装置、瓦斯管、气水分离器、瓦斯排出管和瓦斯储存罐,气水分离器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中部,其左边连接瓦斯管,右边连接瓦斯排出管,瓦斯管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瓦斯风扇和瓦斯泵,瓦斯排出管的尾端设有瓦斯储存罐;所述放水装置包括控制阀门、放水管、放水阀门和储水室,放水管垂直设于气水分离器的右下方,放水管上设有控制阀门,储水室固定在底座上,放水管与储水室连接,储水室的右端设有放水阀门。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一对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气水分离器为圆筒状。
优选的,所述瓦斯风扇的前端设有瓦斯检测仪。
优选的,所述空气泵和瓦斯泵的启动与停止由泵自动控制装置控制。
优选的,所述泵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瓦斯检测仪和气体压强传感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煤矿开采瓦斯排放装置可以根据接入矿井内部的瓦斯检测仪的探头实时监测矿井内的瓦斯浓度,当超过某一设定浓度时,泵自动控制装置会启动,将瓦斯进行排出,并且通过气水分离器对瓦斯进行分离,提高排放效率,可以回收高纯度的瓦斯作为新能源,避免污染空气,同时补充矿井内的空气,防止矿井内瓦斯爆炸和缺氧,保证了煤矿开采中的安全与质量。煤矿开采排放装置底座下端设有万向轮,可移动到任意所需位置,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空气风扇、2--瓦斯风扇、3--瓦斯检测仪、4--空气泵、5--瓦斯泵、6--支架、7--底座、8--万向轮、9--空气进入管、10--瓦斯管、11--瓦斯排出管、12--气水分离器、13--瓦斯储存罐、14--控制阀门、15--放水管、16--放水阀门、17--储水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煤矿开采瓦斯排放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空气进入装置、瓦斯排出分离装置和放水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支架6、底座7、万向轮8,底座7位于装置的下部,支架6下端垂直固定在底座7上;空气进入装置包括空气风扇1、空气泵4和空气进入管9,空气进入管9固定安装在支架6的上端,空气进入管9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空气风扇1和空气泵4;瓦斯排出分离装置包括瓦斯风扇2、瓦斯泵5、泵自动控制装置、瓦斯管10、气水分离器12、瓦斯排出管11和瓦斯储存罐13,气水分离器12固定安装在支架6的中部,其左边连接瓦斯管10,右边连接瓦斯排出管11,瓦斯管10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瓦斯风扇2和瓦斯泵5,瓦斯排出管11的尾端设有瓦斯储存罐13;放水装置包括控制阀门14、放水管15、放水阀门16和储水室17,放水管15垂直设于气水分离器12的右下方,放水管15上设有控制阀门14,储水室17固定在底座7上,放水管15与储水室17连接,储水室17的右端设有放水阀门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未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8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桶
- 下一篇:包装盒(酱道天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