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预制拼装桥墩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8522.0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7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勇;陈怀智;袁野;陈杰;王一莹;仝波;程石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7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制 拼装 桥墩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全预制拼装桥墩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环保施工的要求和桥梁预制技术的发展,常规的桥墩预制构件灌浆套筒连接实现了桥墩预制构件的结合,并在上海等地试点后制定规程逐步推广,目前还在起步试点阶段,现结合面的密接式通过桥墩构件的重力来实现的,结合部位的抗剪、抗弯强度较低,受力性能差,抗震效果不好,不是一种高效的预制构件密接匹配方法。桥梁结构作为重要基础设施,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而墩柱更是重中之重,实现其结合面的高效密接匹配是相当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全预制拼装桥墩的连接结构,通过榫接和张拉预应力工艺的结合来连接桥墩的各预制构件,从而保证了桥墩预制构件的密度匹配,提高了桥墩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同时抗震效果好,适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全预制拼装桥墩的连接结构,用于承台与预制墩柱之间以及预制墩柱节段之间的连接,若干所述预制墩柱节段连接构成所述预制墩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墩柱节段之间通过设置于结合面的榫头和榫眼构成榫卯拼接,位于底部的所述预制墩柱节段与所述承台之间通过设置于两者结合面的榫头和榫眼构成榫卯拼接;所述预制墩柱节段与所述承台之间通过贯穿的钢棒连接构成一整体。
在位于顶部的所述预制墩柱节段上方设置有盖梁,所述预制墩柱节段与所述盖梁之间通过设置于结合面的榫头和榫眼构成榫卯拼接;所述盖梁、所述预制墩柱节段与所述承台通过所述钢棒连接构成一整体。
所述榫头设置在上预制构件底面,所述榫眼设置在下预制构件顶面,其中所述上预制构件底面指的是所述盖梁的底面以及所述预制墩柱节段的底面,所述下预制构件顶面指的是所述预制墩柱节段的顶面以及所述承台的顶面。
在所述盖梁、所述预制墩柱节段和所述承台内分别具有预留管道,所述钢棒穿入所述预留管道内以将所述盖梁、所述预制墩柱节段与所述承台连接构成一整体。
所述钢棒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承台上,所述钢棒的顶端为张拉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高了墩柱的抗剪、抗弯强度,结合部位受力性能大大改善,耐久性更好;连接结构的灌浆、压浆要求更加灵活,同时使得结合部位更加密接;强度高,减少了预应力的数量,节省了空间,直立性好,更易于穿入预制构件的预留管道;在预制桥墩施工领域具有相当大的工程推广应用前景,尤其在地震烈度高、墩柱高等受力不利情况下应用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榫卯拼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所示,图中标号1-10分别表示为:预制盖梁1、预制墩柱节段2、现浇承台3、桩基4、盖梁锚槽及紧固件5、钢棒6、榫头7、榫眼8、结合面9、承台锚垫板及紧固件10。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用于全预制拼装桥墩的连接结构用于预制盖梁1与预制墩柱节段2之间、预制墩柱节段2之间、现浇承台3之间的拼装。图1中的两节预制墩柱节段2相连接以构成预制墩柱,预制墩柱的底面支承在现浇承台3表面,预制墩柱的顶面支撑预制盖梁1。在现浇承台3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桩基4。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各预制构件之间的拼装通过设置在相互结合面9上的榫头7和榫眼8的榫槽配合实现。结合面9以上的预制构件,即以预制构件的相对位置而言位于上方的预制构件的底面设置有榫头7,结合面9以下的预制构件,即以预制构件的相对位置而言位于下方的预制构件的顶面设置有榫眼8。榫头7和榫眼8的形状、大小相吻合适配,从而通过榫头和榫眼8的榫卯拼接实现上下相邻的两个预制构件之间的拼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8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