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向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7166.0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1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瑞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向 过滤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向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絮凝剂导管(10)、外壳(1)和污水进水管(6);所述外壳(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2)、第二滤网(3)和第三滤网(4);所述污水进水管(6)穿过外壳(1)的侧壁,污水进水管(6)的端部开口设置于第三滤网(4)的下方并且污水进水管(6)的端部开口朝向外壳(1)内部底端面;所述第一滤网(2)、第二滤网(3)之间设置有中部挡板(5),第二滤网(3)和第三滤网(4)之间设置有污泥挡板(7);所述中部挡板(5)上设置有若干内部导流管(8),内部导流管(8)联通中部挡板(5)上方、中部挡板(5)下方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逆向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发展,近几年间,我国的水污染现象变得越来越越严重,这些污染后的水源若直接排放至江河中,将会直接对江河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管道将其集中引流至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至江河中。絮凝沉淀法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现有技术中的絮凝沉淀法中投放絮凝剂时,絮凝剂的运动方向与污水的流向相同,絮凝剂与污水的溶解速度慢,造成了污水的絮凝处理速度较慢,影响了污水池里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絮凝沉淀法中投放絮凝剂时,絮凝剂的运动方向与污水的流向相同,絮凝剂与污水的溶解速度慢,造成了污水的絮凝处理速度较慢,影响了污水池里的速度”的问题,提供一种逆向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逆向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絮凝剂导管、外壳和污水进水管;所述外壳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所述污水进水管穿过外壳的侧壁,污水进水管的端部开口设置于第三滤网的下方并且污水进水管的端部开口朝向外壳内部底端面;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之间设置有中部挡板,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之间设置有污泥挡板;所述中部挡板上设置有若干内部导流管,内部导流管联通中部挡板上方、中部挡板下方的空间,内部导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污泥挡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絮凝剂导管穿过外壳的顶端面和第一滤网,絮凝剂导管与外壳顶端面转动连接,絮凝剂导管的下端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的顶端面上设置有污水导出管,污水导出管与外壳的内部联通。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污水通过污水进水管进入到外壳内下部,随着外壳内污水进入量的增加,外壳内的污水由外壳内下部向外壳内上部流动。絮凝剂导管设置于外壳的顶端面,絮凝剂通过絮凝剂导管由外壳上部注入并向外壳内下部流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污水与絮凝剂的流动方向相反,这样絮凝剂与污水的分子摩擦加大,絮凝剂更加容易溶于污水中,加快了絮凝剂的溶解速度,进而加快了污水的絮凝反应速度。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污水进入外壳内向上运动,在污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三滤网过滤污水中颗粒直径较大的杂质,并且通过污泥挡板降低通过污泥挡板的污水的流速,使得污泥得以沉淀,第二滤网进一步过滤污水中的污泥和絮状物。污水通过中部挡板上的内部导流管进入到絮凝剂导管的絮凝剂投放区域,内部导流管上的单向阀防止絮凝过后的絮状物进入到中部挡板的下方。
优化的,上述逆向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絮凝剂导管设置于外壳内的部分连接有若干辅助絮凝管,辅助絮凝管与絮凝剂导管联通。
优化的,上述逆向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端部开口朝向外壳顶端面。
辅助絮凝管使得絮凝剂能够投放到离絮凝剂导管表面较远的区域,增加污水与絮凝剂混合的均匀度。辅助絮凝管的端部开口朝向外壳顶端面,这样使得絮凝剂在离开辅助絮凝管后能够流动至离絮凝剂导管表面更远的区域。
优化的,上述逆向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泥挡板为圆锥形挡板,污泥挡板的圆锥形底端面朝向外壳的内部底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瑞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瑞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7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丝套移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拼装式塑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