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植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6823.X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4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14 | 分类号: | B23B4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今天智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28 | 代理人: | 邓寅杰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钢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二次砌体施工的新型植筋装置。
背景技术
砌体加筋中含植筋,砌体加筋是为了增加砌体的整体性和抗震要求在砌体的灰缝里设置的钢筋。如砖混结构先砌墙再浇构造柱,加筋随砌随放,最后浇砼。框架或剪力墙结构因为柱和砼墙已浇好,墙的加筋只能接前放在柱或墙里或里就是最后在柱上打眼,把钢筋用结构胶锚固在里面,这就是植筋。现在施工都用植筋,植筋便于施工成本也不高。
砌体加筋包含两种施工工艺:一种是植筋施工,不设置预埋钢筋,直接在砼上钻孔,用植筋胶将钢筋植入砼内;一种是布置加筋预埋件, 将加筋焊接到预埋件上。根据现场实际的施工工艺进行选择,砌体加筋是墙体为了加强整体强度和抗震性能而设置的水平或竖直钢筋。植筋是在原有砼中钻孔用植筋胶把钢筋固定的施工工艺。砌体加筋是构造,植筋是一种施工工艺。
长期以来,二次砌体植筋一直采用电钻打孔,再植筋,碰到外侧梁底需植构造柱钢筋或斜砌的拉结筋时,就需人工搬梯子去用电钻打孔,再在梯子上植筋,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施工缓慢且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人工操作方便省力,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工人人身安全的用于二次砌体施工的新型植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植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可移动式的水平的底板,底板中间设置有竖直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有安装在底板上的固定部和安装在固定部内的杆状伸缩部,伸缩部顶端设置有一个水平的矩形钢板,钢板两侧设置有可移动式的钢爪,钢爪底部设置有螺栓用于紧固;所述的钢板中间还安装有一个方向朝上的电钻,电钻通过导线连接有一个开关,开关设置在升降机构的固定部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底板上还设置有一个水平校准刻度盘,底板的四个角安装有滚轮用于滚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升降机构为一个蜗杆升降机构,其伸缩部为蜗杆,固定部内装有蜗轮,蜗轮连接有一个旋转手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钢爪为矩形爪,两个钢爪构成一对横向夹持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人工操作方便省力,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工人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底板, 2、固定部 ,3、伸缩部,4、钢板,5、钢爪,6、螺栓,7、电钻 ,8、开关,9、水平校准刻度盘,10、滚轮,11、旋转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清楚地被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植筋装置,包括有一个可移动式的水平的底板1,底板1中间设置有竖直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有安装在底板1上的固定部2和安装在固定部2内的杆状伸缩部3,伸缩部3顶端设置有一个水平的矩形钢板4,钢板4两侧设置有可移动式的钢爪4,钢爪4底部设置有螺栓6用于紧固;所述的钢板4中间还安装有一个方向朝上的电钻7,电钻7通过导线连接有一个开关8,开关8设置在升降机构的固定部2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板1上还设置有一个水平校准刻度盘9,底板1的四个角安装有滚轮10用于滚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机构为一个蜗杆升降机构,其伸缩部3为蜗杆,固定部2内装有蜗轮,蜗轮连接有一个旋转手柄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爪5为矩形爪,两个钢爪5构成一对横向夹持的机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6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