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玻璃研磨机的升降转向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3833.8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4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付元涛;胡恒广;廖民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昆山)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健,邝圆晖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玻璃 研磨机 升降 转向 传送 装置 | ||
1.一种用于玻璃研磨机的升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转向传送装置包括:
升降结构,该升降结构包括升转底座(2301)、安装板(2306)以及驱动源(2303),所述驱动源(2303)设置在所述升转底座(2301)上,所述安装板(2306)与所述驱动源(2303)相连,所述驱动源(2303)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板(2306)进行升降运动;
转向结构,该转向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306)上的直驱电机(2309)、由该直驱电机(2309)驱动旋转的转动轴(2311)以及连接在该转动轴(2311)上的转向架,该转向架能够随着所述转动轴(2311)的转动而转动;以及
传送结构,该传送结构包括第一传送结构,该第一传送结构包括第一传送底座和并排布置在该第一传送底座上的多排第一传送带,多排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主动轮共轴布置并由第一驱动电机驱动,
其中,所述转向结构能够在所述升降结构的驱动下进行升降运动,以使所述转向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面的上方或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送结构沿X轴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传送结构,该第二传送结构包括第二传送底座和并排且间隔布置在该第二传送底座上的多排第二传送带,多排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主动轮共轴布置并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
所述转向架包括相互交叉连接的横向架(2313)和纵向架(2314),所述横向架(2313)能够沿X轴方向插入形成在多排所述第一传送带之间和多排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形成的间隙中,所述纵向架(2314)能够沿Y轴方向插入形成在所述第一传送结构和第二传送结构之间的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结构还包括支撑盘(2312),该支撑盘(2312)固定在所述转动轴(2311)的一端,所述转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盘(231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的所述横向架(2313)的杆体和所述纵向架(2314)的杆体相互十字形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架(2313)和所述纵向架(2314)的外端部上分别连接有辅助梁(2316、2317),且相邻的所述辅助梁(2316、2317)之间相互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梁(2316、2317)与所述横向架(2313)和所述纵向架(2314)的连接点处均设置有连接加强件(23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的所述驱动源(2303)为升降气缸,该升降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升转底座(2301)上,顶部的气缸连接头(2305)连接在所述安装板(2306)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固定板(2304)和线性导轨(2302),所述固定板(2304)与所述升降气缸的壳体连接,所述线性导轨(2302)沿Z轴方向连接在所述升转底座(2301)和所述安装板(2306)之间,并且所述安装板(2306)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线性导轨(2302)滑动连接的导块以能够在所述线性导轨(2302)上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转向传送装置还包括承重框架(2100),该承重框架(2100)为与所述升降结构、所述转向结构以及所述传送结构连接的四方立柱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框架(2100)包括底框架(2105)、立柱(2101)、顶框架(2102)、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框架(2102)的第一安装座(2103)和第二安装座(2104),
所述升降结构的所述升转底座(2301)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103),所述传送结构的第一传送底座和第二传送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昆山)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旭(昆山)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38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心磨床自动接料装置
- 下一篇:鱼竿水磨导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