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传导蓝牙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2205.8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0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华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 | 代理人: | 夏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导 蓝牙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传导蓝牙耳机,其结构包括:蓝牙耳机、夹持部,所述蓝牙耳机与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蓝牙耳机由壳体、音频处理器、晶振、闪存、指示灯、电池、音频编解码器、音量控制、骨传导扬声器、麦克风组成,所述壳体内固定装设有音频处理器、晶振、闪存、电池、音频编解码器,所述壳体外固定装设有指示灯、音量控制、骨传导扬声器、麦克风,所述电池分别与音频处理器、音频编解码器固定连接,所述音频处理器分别与晶振、闪存、指示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骨传导扬声器直接将声音传播到耳蜗,避免塞入耳道滋生细菌,能够清楚听到外部的声音,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骨传导蓝牙耳机,属于蓝牙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振动传播到耳朵中的鼓膜,鼓膜的振动经过鼓膜中的三个骨以螺丝形传播到耳蜗。耳蜗中有淋巴液,该淋巴液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中即达到听觉神经,从而人脑就可以识别声音。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080018267.3的一种骨传导耳机,该发明涉及一种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的蓝牙骨传导耳机,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备减低传播到头盖骨的振动损失的同时,可以减低外部噪音的辅助振动耳环的骨传导耳机。本发明提供骨传导耳机,其通过形成包括接触在太阳穴的主振动壳体和直接插入在耳中的辅助振动耳环的新型耳机形态,向耳中引导在主振动壳体流失的振动,由此通过骨传导方式充分传播声音,并能提高听力能力,另外,利用设在主振动壳体的辅助振动耳环堵住耳孔,可以有效减低进入耳内的外部噪音,随着外部噪音的减低,可以进一步提高听力能力。但该骨传导耳机体积大,在使用中隔音效果非常好,造成我们无法通过听觉感知周遭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塞入耳道,而这就会造成细菌在耳朵内部的滋生,尤其是耳道被堵后内部会变得潮湿发热,细菌的滋生也就更为疯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骨传导蓝牙耳机,以解决具有安全隐患,耳道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骨传导蓝牙耳机,其结构包括:蓝牙耳机、夹持部,所述蓝牙耳机与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蓝牙耳机由壳体、音频处理器、晶振、闪存、指示灯、电池、音频编解码器、音量控制、骨传导扬声器、麦克风组成,所述壳体内固定装设有音频处理器、晶振、闪存、电池、音频编解码器,所述壳体外固定装设有指示灯、音量控制、骨传导扬声器、麦克风,所述电池分别与音频处理器、音频编解码器固定连接,所述音频处理器分别与晶振、闪存、指示灯固定连接,所述音频编解码器分别与音量控制、骨传导扬声器、麦克风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由铁丝、硅胶组成,所述硅胶内固定装设有铁丝。
进一步地,所述音量控制、指示灯固定装设在壳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固定装设在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骨传导扬声器固定装设在壳体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骨传导扬声器由橡胶、振动片组成,所述橡胶固定装设有振动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骨传导扬声器直接将声音传播到耳蜗,避免塞入耳道滋生细菌,能够清楚听到外部的声音,提高安全性,体积小,便于携带,夹持部能够任意弯曲变换,硅胶使佩带更舒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传导蓝牙耳机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传导蓝牙耳机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华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华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2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