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尘的耐火材料磨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2008.6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9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康世豪;康涵笑;康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巩义市宏宇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分类号: | B02C23/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12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耐火材料 磨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火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尘的耐火材料磨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耐火材料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工业生产方面,耐火材料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机械、锅炉、轻工、电力、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保证上述产业生产运行和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在高温工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耐火材料的成产过程中,首先要将原材料,一般为矿石或建筑垃圾进行破碎或磨粉,在破碎或者磨粉过程中,车间内产生大量的扬尘,扬尘会严重影响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不及时治理车间扬尘,会给操作工人带来呼吸道疾病等其他职业病。目前,破碎车间或者磨粉车间大多仅使用湿式除尘设备或者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设备除尘效果差,大气污染严重;袋式除尘器收集的粉尘较多,粉尘细度较高,所收集的粉尘可二次利用。以上两种除尘方式表面上除去了车间里大部分的可见扬尘,但实际上车间内地面还是会有大量粉尘落地,由此可见,这两种除尘设备的除尘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扬尘在扩散过程中,其扩散方向是四面八方,除尘设备吸尘口的吸力不强,无法有效吸收向远处扩散的粉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的耐火材料磨粉装置,通过在磨粉机及输送带等产生扬尘的地点,加设风扇,在风扇吹风的作用下,控制扬尘的扩散方向,将扬尘吹向除尘设备的吸尘口,有效吸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尘的耐火材料磨粉装置,包括磨粉车间、磨粉机、输送带、风扇、吸尘罩和除尘器,所述磨粉机和输送带固定设置在磨粉车间地面上,所述风扇和吸尘罩分别固定设于磨粉车间两对侧的墙壁,磨粉机下方出料口设有输送带,风扇风向指向吸尘罩所处墙壁,所述吸尘罩呈漏斗形,吸尘罩通过管道连接至除尘器进风口,除尘器出风口设有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罩开口方向朝向磨粉车间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罩口径不小于风扇扇叶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处的磨粉车间墙壁上还固定设有喷雾器或雾化器。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进风口连接至除尘器的出风口,风机出风口通过回风管连接至磨粉车间的风扇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器为袋式除尘器,除尘器下方设有粉尘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磨粉机为雷蒙磨。
进一步的,所述磨粉车间还设有总进料口和总出料口,总进料口连接至磨粉机进料口,总出料口固定设于输送带末端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磨粉机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磨粉机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磨粉机和第二磨粉机,第一磨粉机的出料口连接至第二磨粉机的进料口,第二磨粉机的出料口下方设有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的耐火材料磨粉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的耐火材料磨粉装置,通过在磨粉机及输送带等产生扬尘的地点,加设风扇,在风扇吹风的作用下,控制扬尘的扩散方向,将扬尘吹向除尘设备的吸尘口,提升吸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尘的耐火材料磨粉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尘的耐火材料磨粉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依照以下的附图详细说明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磨粉车间,2-第一磨粉机,3-输送带,4-总进料口,5-总出料口,6-风扇,7-喷雾器,8-吸尘罩,9-除尘器,10-粉尘出料口,11-除尘器出风口,12-风机,13-回风管,14-回风管末端,15-回流管,16-第二磨粉机。
以下结合具体情况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巩义市宏宇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巩义市宏宇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2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煤机及其排矸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磨煤机混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