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结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9896.6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9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伟;李梁;陈洪兵;李强;董兴旺;胡诗为;熊跃东;邱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思特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陈仁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结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结晶系统。
背景技术
结晶设备是用于产品结晶操作的一种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可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两种结晶方式。所谓循环结晶系统,指的是在结晶系统中设置有循环管路,以将结晶设备内的浆液抽出,并进行相应的换热(加热或者冷却)后再送回至结晶设备内进行循环结晶。
现目前的结晶系统中,为了提高结晶效果,通常需要在结晶室内设置相应的搅拌机构进行一定的搅拌作用,以促进结晶室内晶粒的长晶效果。然而,由于设置有搅拌机构的存在,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设备的结构更加复杂,而且通常还需要额外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搅拌机构进行搅拌动作,因此会进一步增加设备成本,并且搅拌机构在运行过程中还会进一步增加设备的维修量和维修费用等,导致设备的运行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确保结晶效果的情况下无需设置搅拌机构的循环结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循环结晶系统,包括结晶室和循环管路,循环管路的出液端与结晶室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结晶室的周向壁部设置有切向入口,循环管路的出液端与所述切向入口相连,并且通过切向入口排入的循环液可在结晶室内产生旋流。
进一步的是:所述循环结晶系统还包括上腔室和换热室,并且换热室设置在结晶室的上方,上腔室设置在换热室的上方;在结晶室和上腔室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束连进行通,所述换热管束穿过所述换热室;循环管路的进液端与上腔室连通;在循环管路上设置有驱动设备。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结晶室连通,支管的另一端与位于驱动设备和循环管路的进液端之间的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是:在支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是:在位于循环管路的进液端与循环管路和支管的连接处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是:在换热室的上部设置有与换热室连通的换热介质入口,在换热室的下部设置有与换热室连通的换热介质出口。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结晶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产品出口,在所述上腔室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产品出口。
进一步的是:在结晶室的周向壁部设置有多个切向入口,多个切向入口与循环管路的出液端并联连通;并且多个切向入口沿结晶室的周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切向入口,进而可通过切向入口向结晶室内排入循环液,并利用排入的循环液在结晶室内产生旋流作用,进而可实现对结晶室内液体的搅拌作用,因此可在无需设置额外的搅拌机构的情况下,确保晶粒的长晶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有支管,这样可利用支管在设备需要进行检修等停机运行时,由支管、驱动设备和结晶室三者继续进行循环工作,进而可避免驱动设备自身的停机而造成在管路内形成结晶沉积而堵塞管路的情况;并且还可将整套设备内的液面降低至结晶室内,以便于对上方的换热室和上腔室等的检修,同时避免在换热管束内产生结晶而堵塞管束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结晶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截面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结晶室1、第一产品出口11、循环管路2、进液端21、出液端22、切向入口3、上腔室4、第二产品出口41、换热室5、换热介质入口51、换热介质出口52、换热管束6、驱动设备7、支管8、控制阀门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结晶系统,包括结晶室1和循环管路2,循环管路2的出液端22与结晶室1连通,在结晶室1的周向壁部设置有切向入口3,循环管路2的出液端22与所述切向入口3相连,并且通过切向入口3排入的循环液可在结晶室1内产生旋流。
其中,上述所述的切向入口3,其作用是用于通过切向入口3排入到结晶室1内的循环液可在结晶室1内产生旋流,进而达到对结晶室1内的液体的搅拌作用,以提高晶粒的结晶效果。具体的,切向入口3应当设置为大致沿结晶室1周向壁部的切线方向,以使从切向入口3排出的液体能有效地在结晶室1内产生旋流作用;更具体的,切向入口3外部的连接管路的走向并没有严格限制,可参照附图2和附图3中所示的方式设置均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思特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思特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9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通式实验级升华提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