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线棒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9226.4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4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义聪 |
主分类号: | A61C15/04 | 分类号: | A61C15/04;A46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王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握柄本体 牙线 改良结构 尖端部 牙线棒 刷毛 本实用新型 牙签 固定牙线 洁牙效果 固定端 延伸 齿间 对齿 握持 合成 侧面 清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线棒改良结构,其包含握柄本体、牙线部、尖端部以及至少一个刷毛部;握柄本体供使用时握持;牙线部自该握柄本体一端延伸且设有固定牙线的两个固定端;尖端部自该握柄本体另一端延伸;刷毛部沿该尖端部的侧面向外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牙线棒改良结构将牙签、牙线以及齿间刷合成一体,除可做为一般牙线使用外,可另通过刷毛部对齿间进行清洁,增强洁牙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线棒改良结构,尤指一种整合牙签、牙线以及齿间刷等三种功能的牙线棒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人工作步调紧凑,在外时间也较以往更长,因而经常无法在餐后立刻刷牙清洁口腔。为了进行最基本的洁牙工作,许多人会使用牙签或牙线棒等方便随身携带的器具,以降低餐后食物残渣堆积在牙缝所产生的不适感。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牙线棒大多仅对牙线本身的使用做出改良,诸如牙线可替换、可调整松紧等功能,却未有同时可对齿间进行清洁的产品,故用户虽然可以使用牙签来剔除形态较完整的食物残渣,但对于糊状残渣或是附着于齿间的牙菌斑等顽固物质,则难以发挥预期功效。
目前市面上虽有专用于清洁齿间的齿间刷,但现有的齿间刷产品为单独贩卖,为了减小体积以便于携带,这些齿间刷产品常见为细针状,而刷毛则密布于齿间刷周围,这种设计导致刷毛过小,使用时将刷毛贴于齿间处旋转,故使用一次后即因刷毛都已污染而必须抛弃,造成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牙线棒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牙线棒改良结构,借由结合牙线部与刷毛部在单一牙线棒上,方便使用者在使用牙线的同时,不必更换器具即可清洁齿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牙线棒改良结构,其包含握柄本体、牙线部、尖端部以及至少一个刷毛部。握柄本体供使用时握持。牙线部自所述握柄本体一端延伸且设有固定牙线的两个固定端。尖端部自所述握柄本体另一端延伸。刷毛部沿所述尖端部的侧面向外设置。
由此,牙线棒改良结构整合牙签、牙线以及齿间刷,除可做为一般牙线棒使用外,可另通过刷毛部对齿间进行清洁,增强洁牙效果。
在实施例中,刷毛部与尖端部的末端可相隔一段距离,且距离介于3mm至5mm之间。
在实施例中,刷毛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刷毛部可相对尖端部对称设置。
在实施例中,刷毛部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且刷毛部可相对尖端部环状设置。
在实施例中,刷毛部包含多个刷毛体,且刷毛体的长度相同。
在实施例中,刷毛部包含多个刷毛体,且刷毛体的长度相异。另外,刷毛体的长度可自尖端部往握柄本体方向渐增、呈锯齿状、或芭蕉扇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牙线棒改良结构将刷毛部与尖端部以适当距离分隔设置,借以方便使用者随时切换;此外,刷毛部数量或是刷毛体的形状做若干变化,由此减少牙线棒改良结构于使用时的替换频率,而形状相异的刷毛体可适应于不同大小的齿缝,使洁牙效果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牙线棒改良结构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牙线棒改良结构的刷毛体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牙线棒改良结构的刷毛体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牙线棒改良结构的刷毛体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牙线棒改良结构的刷毛体环状设置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牙线棒改良结构的刷毛体环状设置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 牙线棒改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义聪,未经陈义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9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重度错颌的牙科印模托盘
- 下一篇:一种带面罩的开口器